《管理辦法》要求世界地質公園必須為單一、統一的地理區域,并具有明確的邊界和適當的面積。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操作指南》的規定,為確保世界地質公園具有均衡的地域代表性,每個會員國的“現行”申請數量限于2項。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規定,世界地質公園一旦申報成功,其稱號并非永久,需定期(四年或兩年)接受再評估。通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世界地質公園理事會的審查意見,將再評估結果確定為:綠卡、黃卡或紅卡。
近年來,財政部不斷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積極發揮政府綠色采購的示范引領作用。一是對節能環保產品實施強制采購或優先采購。推動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積極采購計算機、打印機、復印紙、鼓粉盒、公務用車等節能節水、循環利用、新能源...
根據自然資源確權登簿成果,公園總面積4268.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護區2330.85平方公里,占54.59%,一般控制區1937.69平方公里,占45.41%。公園內自然資源面積3937.95平方公里,占92.26%,非自然資源面積330.59平方公里,占7.74%。
有了“戶口本”,自然資源就有了“戶主”,解決了“誰管理”“誰負責”的問題。通過給自然資源‘上戶口’,可以清晰界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劃清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使用權的邊界,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邊界...
給自然資源“上戶口”,主要是通過自然資源首次登記通告、地籍調查、審核、公告、登簿5個環節來實現。
企業所得稅方面,企業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稅前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扣除;個人所得稅方面,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
財政部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支持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
《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的意見》明確四方面措施:一是結合中央財力狀況,逐步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國家公園所在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濕地等領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國辦發〔2020〕19號)對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安全、災害防治以及其他事項等七方面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
一是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包括支持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強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受損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遺跡保護修復,完善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體系等。二是國家公園創建和運行管理,包括加強自...
申請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二)有相應的質量檢驗能力;(三)有必要的加工設備;(四)有配套的倉儲設施;(五)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六)有合法經營的品種。
(一)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申請表;(二)辦公場所、質量檢驗能力、加工設備、倉儲設施、經營品種等說明材料,說明材料應包括辦公場所的位置和面積、設施設備儀器型號及功能、品種權授權書等,固定資產或設備設施應提供資產詳實說明,屬于租賃的應提供租賃...
(一)熱帶雨林、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各種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或者已經遭到破壞但經保護能夠恢復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二)珍稀、瀕危或者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生物物種集中分布和繁殖的區域;(三)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灘涂、島嶼...
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經國務院批準的自然保護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設立省級、市縣級自然保護區,按照下列程序辦理,并在批準后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備案。
利用地形避險:利用附近河流、湖泊、耕地、沙石裸露或植被稀少的區域等有利地形規避風險。快速轉移避險:快速轉移至農田、河流、植被稀疏地帶等安全區域避險。臥倒避險: 選擇在河流、小溪、無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及低洼地帶,可用水浸濕衣物蒙住頭部、...
一是國家林草局將盡快制訂貫徹落實《意見》的實施方案。二是各地也要盡快制訂具體的工作方案。三是指導已經開展林長制試點的省份,全面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林長制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四是做好林長制督導考核工作。五是積極做好《意...
一是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保護;二是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修復;三是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災害防控;四是深化森林草原領域改革;五是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監測監管;六是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媒體:建立林長制信息發布平臺,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告林長名單。社會:在責任區域顯著位置設置林長公示牌,接受社會監督和信息報告。第三方: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長制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每年公布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情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