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運澤,革命中曾易名為朱克平,1911年出生于海南瓊山縣龍塘洋濱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海萍原名朝鸞,字翔林,1904年出生于海南瓊山縣那流市(今海口市長流鎮)堂善村。少年時有“那流才子”之稱,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瓊崖發生“四二二”事變,陳振亞與一批進步同學投奔位于樂會縣第四區(今瓊海市陽江地區)的中共瓊崖地委機關,積極參加反對白色恐怖的武裝斗爭。同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楊學哲,又名楊新培,海南萬寧縣(今萬寧市)萬城鎮后朗村人,1930年,楊學哲完成學業,黨組織安排其回瓊崖工作,受瓊崖特委指派,他到府城組織開展兵運工作,卻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
1941年9月,陳青山與江田、楊少民等同志一道,克服各種困難,乘船偷渡到瓊崖,在瓊山縣演豐港登岸,與正在那里接應他們的瓊崖革命戰士會合。
張世英是瓊山縣(今海口)三江鎮人。他出生在泰國,6歲回到家鄉,18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中他歷經大大小小百余場戰斗,很快成長為一員虎將。
潘江漢是瓊崖縱隊一名智勇雙全的猛將。他從1938年投身抗日戰爭,后來又經歷了解放戰爭,12年的戎馬生涯,足跡幾乎遍及海南島,立下了卓著的戰功。
1950年1月,為協助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渡海南下,泊潮村的23名船工接到瓊崖縱隊司令部的命令——秘密偷渡瓊州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