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瓊崖縱隊第五總隊部分指揮員合影。前排左一為潘江漢。(資料圖片)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潘江漢是瓊崖縱隊一名智勇雙全的猛將。他從1938年投身抗日戰爭,后來又經歷了解放戰爭,12年的戎馬生涯,足跡幾乎遍及海南島,立下了卓著的戰功。1949年底,他以弱勝強,打垮了國民黨美械師,殲敵近1個團?!闭f起出生于儋州的瓊縱驍將潘江漢的事跡,儋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唐卓昌如數家珍。
而在解放大軍渡海作戰時,潘江漢率領瓊縱第五總隊在儋州地區的一系列牽制作戰更是精彩絕倫,他以2個團兵力牽制了敵軍1個軍的兵力,為渡海兵團在臨高、澄邁大規模登陸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急馳王五鎮策應主力登陸
1950年4月10日,潘江漢率領瓊縱第五總隊在崖縣(今三亞市)馬嶺地區伏擊國民黨軍,殲敵一個連。當天16時許,剛結束戰斗回到雅亮根據地的潘江漢收到一封來自瓊縱司令員馮白駒的機密電報:奉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電示,我野戰軍主力共8個團,定于4月16日夜間,在臨高角一帶海岸登陸,現命令你部立即兼程行軍,務于本月16日拂曉前占領王五鎮,以牽制那大和大成一帶的敵人,并切斷白馬井向東增援之敵,策應野戰軍主力登陸作戰。
從崖縣到儋州王五鎮,距離200多公里。而要在16日拂曉前攻克王五鎮,部隊必須在5晝夜內趕到戰場。接到命令后,潘江漢率領戰士們馬上出發,連晚飯都顧不上吃,晝夜兼程趕往王五鎮。
兵貴神速,潘江漢率領瓊縱第五總隊的戰士們一路急行軍,終于在4月15日夜間抵達王五鎮,并向國民黨守軍發起進攻,成功擊潰守敵,進而占據王五鎮。緊接著他又命令部隊在海頭、排浦地區虛張聲勢,佯作接應部隊登陸。
唐卓昌說,潘江漢率部隊攻克王五鎮,切斷了國民黨軍??谂c儋州的聯系,斬斷了國民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構建的“伯陵防線”的命脈,令敵人憤恨異常。而潘江漢的一系列動作也令薛岳判斷解放軍主力將在白馬井以西海岸登陸,于是調集大量軍隊進攻已占領王五鎮的瓊縱第五總隊。
兩團兵力牽制敵軍1個軍
面對國民黨重兵集團圍攻,潘江漢排兵布陣,除一部分部隊在王五鎮堅守,他自率主力插向敵人的側翼,與敵軍迂回激戰,緊緊拖住敵人。為了進一步牽制敵軍、迷惑敵人,潘江漢率部將敵人分割控制,然后以小部隊出擊,使敵人打不成也跑不了。
見戰況焦灼,薛岳又從儋州那大等方向調集軍隊參戰,還調來2架戰斗機支援。此時國民黨軍兵力已達到4個團,圍攻潘江漢部2個團,潘江漢將包括警衛員、通訊兵等人員都投入戰斗。這場激戰從16日拂曉打到夜間10點多鐘,多次擊潰國民黨軍。
4月17日清晨,渡海大軍分別在臨高角和澄邁一帶海灘登陸,薛岳這才知道中了潘江漢的調虎離山計,急忙放棄對王五鎮的圍攻,向北增兵,但為時已晚。唐卓昌表示,潘江漢能以瓊縱第五總隊的弱勢兵力,與占據絕對優勢的敵軍周旋,并實現了我軍的戰略部署,為大軍渡海提供有力掩護,體現了他的謀略與勇敢。
1955年,潘江漢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8月,他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6年1月,潘江漢病逝于儋州那大,享年80歲,歸葬家鄉白馬井。潘江漢墓園中的一副對聯:“赤膽昭瓊島,雄風蕩海疆”,正是對其軍旅人生的概括。
參考資料:《瓊崖縱隊史》《緬懷戰友潘江漢》《儋州革命遺址通覽》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