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陳振亞1905年出生于瓊東縣(今瓊海市)嘉積鎮加寶嶺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瓊崖發生“四二二”事變,陳振亞與一批進步同學投奔位于樂會縣第四區(今瓊海市陽江地區)的中共瓊崖地委機關,積極參加反對白色恐怖的武裝斗爭。同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3月,國民黨調集重兵分別向瓊崖東、中、西各路蘇區進犯。時任樂會縣委宣傳委員的陳振亞積極配合紅軍發動群眾,建立起嚴密的聯防組織。在他的工作下,監督敵人的哨站從樂會四區伸展到嘉積對岸的樂會三區的溶沐墟,前后30多公里,使樂四區軍民有條不紊地對付來犯之敵。
1928年5月,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紅軍師長梁秉樞等帶領瓊蘇政府機關和紅軍余部共600余人撤到定安縣母瑞山,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陳振亞等人留在中平仔一帶堅持斗爭。1929年2月,陳振亞被任命為中共樂會縣委書記。
1930年8月,瓊崖特委在瓊崖紅軍獨立團的基礎上,統一組編各縣紅軍和赤衛隊,建立了瓊崖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特委任命梁秉樞為師長,楊學哲為政治委員。由于楊學哲在海口開展兵運工作不幸被捕,未能到任。因此,瓊崖特委決定派陳振亞接任政治委員。
在中共瓊崖特委和紅軍第二獨立師黨委的領導下,紅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瓊崖紅軍師、團兩級成立黨委會,營級成立特別支部,14個連隊成立了黨支部,連隊還建有共青團組織,全師黨團員約占45%。
1931年5月,陳振亞等根據瓊崖特委的意見和瓊崖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決定,在樂會縣第四區赤赤鄉內園村組建女子軍特務連。1932年春,又組建女子軍特務連第二連。娘子軍活躍在蘇區,除了在鄉村中做宣傳工作,看守犯人,幫助農民耕種外,還配合紅軍主力作戰,被譽為“紅色娘子軍”。
陳振亞強調要對紅軍家屬優待,這樣不僅發展和壯大紅軍隊伍,而且使蘇區得到進一步發展,蘇區人民的革命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熱烈響應黨和蘇維埃政府的號召,發展生產,支援前線,參軍作戰,保衛勝利果實。
1932年3月,正當陳振亞在第二師中把政治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的時候,瓊崖特委開展“肅反”運動。陳振亞不幸被錯殺,時年27歲。1957年海南行政公署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本報嘉積4月27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