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閉幕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今天圓滿閉幕,下午舉行了閉幕新聞發布會。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本屆年會圍繞主題成功舉辦了65場活動,吸引了2000多位嘉賓...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會議議程 | |
《開放創新的亞洲 繁榮發展的世界》 4月8日(星期日) 07:00 - 22:00 注冊 (培蘭橋注冊中心) 14:00 - 18:00 中日腫瘤防控研討會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15:30 - 16:30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 (新聞中心海鷗廳)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 - 博鰲亞洲論壇三大學術報告:論壇定位于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以推動亞洲區域合作為宗旨。《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新興經濟體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是論壇最重要的三大學術報告,將重點發布亞洲一體化進展、以E11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狀況、亞洲國家競爭力排名等。 發布人 -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 17:00 – 18:00 博鰲亞洲論壇本屆咨詢委員會會議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18:30 - 19:30 博鰲亞洲論壇會員和合作伙伴歡迎晚宴 (僅限會員與合作伙伴)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18:30 - 19:30 自助晚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19:45 - 21:15 青年領袖圓桌2 看見時間的刻度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持人、記者李斯璇 4月9日(星期一) 07:00 - 22:00 注冊 (培蘭橋注冊中心) 07:30 - 08:30 SK早餐會 轉型期企業的新使命 (BFA大酒店一層聚賢閣) 09:00 - 10:15 分論壇1 亞洲經濟預測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由全球貿易復蘇和中國強勁增長帶動的亞洲經濟回暖,具有多大的可持續性? - 短期經濟前景的好轉,是否會沖淡結構性改革的迫切和必要性? - 中國、日本、印度、東盟的經濟前景 - 可能打斷亞洲經濟好轉勢頭的風險有哪些? 主持人 - CNBC主持人Martin SOONG 討論嘉賓 - 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Sanjaya Baru -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 -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 日本銀行前行長白川方明 -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 09:00 - 10:15 分論壇2 政商關系的“親”與“清”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舊的、邊界不清的政商關系存在哪些問題和消極面? - 什么樣的政商關系才算既“親”又“清”? - 從政府角度,如何做到與企業既“親”又“清”? - 從企業角度,如何做到與政府官員既“親”又“清”? 主持人 - 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兼新聞主播吳小莉 討論嘉賓 - 新加坡通商中國主席、前貿工部與國家發展部部長李奕賢 - 中國商務部前副部長廖曉淇 - 香港菁英會創會兼榮譽主席施榮忻 -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 -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 09:00 - 10:15 分論壇3 未來的交通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 交通的快捷、便利正以超越想象的速度改善人們的生活。在可預見的未來,有哪些最具前景的技術突破和新的交通方式? - 2030年起,印度將禁售傳統燃油汽車,全面轉向電動汽車;中國已啟動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并以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線。電動汽車是否代表了汽車的未來? - 無人駕駛、無人機的商用、載人前景 - 隨著高鐵的大規模應用,鐵路的速度和便利性已今非昔比。更具革命性的超級環、4000公里/小時高速飛行列車已在研制之中。“大象起舞”的鐵路,究竟可以有多快? - 交通的智能:智能城市與智能交通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田薇 討論嘉賓 - BlackBerry 董事局行政主席、CEO程守宗 -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 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董事長工藤泰三 -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化龍 - 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沈暉 - 遠大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張躍 09:00 - 10:15 分論壇4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一帶一路”建設碩果累累,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代。分論壇以“合作的新時代:島嶼經濟的包容性發展”為主題,交流島嶼地區合作發展實踐,探討島嶼經濟體改革開放、陸海統籌的發展新思路,促進島嶼經濟體包容性發展。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下,推動更多島嶼經濟體積極參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主持人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島嶼研究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委員會聯合執行主席、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教授James Edward Randall 討論嘉賓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島嶼研究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委員會聯合執行主席、馬耳他大學教授Godfrey Baldacchino - 菲律賓上好佳集團董事長施恭旗 - 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 -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 挪威特羅姆斯郡郡長Willy .rnebakk - 泰國文化部長Vira Rojpojchanarat -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 09:00 - 10:30 CEO圓桌3 跨國公司投資新趨勢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僅限受邀代表) - 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和市場戰略正在發生哪些趨勢性的變化?變化背后的因素和考慮是什么? - 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被認為是擴大對外開放、吸引投資的最重要舉措。目前還在自貿區小范圍試行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其全面推廣的前景如何? - 跨國公司對中國的營商環境和外資政策有哪些建議? 主持人 -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 特邀嘉賓 -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 - 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 09:00 - 12:30 亞洲媒體高峰會議 亞洲媒體合作新時代——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 (三亞亞龍灣美高梅酒店) (僅限受邀代表) 09:00 - 10:00 博鰲亞洲論壇本屆理事會會議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10:00 – 10:30 博鰲亞洲論壇會員大會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10:30 – 11:15 博鰲亞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會議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11:30 – 12:00 博鰲亞洲論壇新一屆咨詢委員會會議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10:15 - 10:45 茶歇 10:45 - 12:00 分論壇5 未來的生產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20年后的工廠與今天有怎樣的不同? - 自動化、機器人、人工智能的應用,將在多大程度上對人工和就業構成挑戰?特別是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會造成大面積失業嗎? - 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解決失業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 - 飽受高人工成本困擾的發達國家能否因此重振制造業? 主持人 -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 討論嘉賓 - 惠普公司亞太區總裁Richard Edmondson BAILEY -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 默克高性能材料全球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Allan GABOR - 瓦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udolf STAUDIGL - 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 10:45 - 12:00 分論壇6 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與債務風險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有觀點認為,主要央行貨幣政策陸續收緊,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最大風險。一方面,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抽離,令這些國家的貨幣和股市面臨階段性的調整壓力。另一方面,在發達經濟體持續去杠桿的情況下,新興市場的總債務卻持續攀升;全球融資成本尤其是以美元舉債的成本上升,新興經濟體的外債負擔、總體債務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 - 新興經濟體如何應對這一最大風險? - 逆全球化、保護主義抬頭、發達經濟體吸引制造業回流,在全球化紅利減少的情況下,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動力從哪里來? 主持人 - 華爾街日報金融副主編Andrew PEAPLE 討論嘉賓 - Investcorp執行董事長Mohammed Bin Mahfoodh Al Ardhi -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 - 泛美開發銀行副行長Santiago Levy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 金磚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Leslie MAASDORP 10:45 - 12:00 分論壇7 轉型中的農民與農村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 鄉村衰退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無論是美國、瑞典等發達國家,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落后地區,城市與鄉村的差距正在擴大,“城進村衰”趨勢不容忽視。 - 城鎮化的急速推進,對鄉村社會結構、鄉村經濟、鄉村環境有哪些負面的影響? - 新型城鎮化應如何應對鄉村病? - 鄉村振興的重點和切入點 主持人 -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研究所區域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RARD)主任劉彥隨 討論嘉賓 - 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韓長賦 -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副部長KIM Jong Hoon -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 -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繆建民 - Aditya Birla Group高級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印度工業聯合會中國核心小組成員Ajit Ranade - 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 -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溫鐵軍 10:45 - 12:15 CEO圓桌4 “一帶一路”:成功案例與經驗分享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僅限受邀代表) - 邀請中歐班列、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欣克利角、柬埔寨西哈努克經濟特區 等“一帶一路”重大工程項目的相關政府和企業,介紹“一帶一路”的具體實踐,與企業家分享參與“一帶一路”的心得體會。 主持人 - 國家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勇 特邀嘉賓 - 吉爾吉斯前總統Almazbek ATAMBAEV -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 - 巴基斯坦計劃、發展和改革部長Ahsan Iqbal - 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 - 柬埔寨政府顧問、前入世談判代表Sok Siphana - 中遠海運副總經理俞曾港 12:00 - 13:15 自助午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13:30 - 14:45 分論壇8 新一輪技術革命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經濟學者一般認為,每一個大的經濟周期,從根本上都是由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所造就、所推動。全球經濟此次復蘇已近十年,但其是否足夠強勁、持久,仍難以斷言。 - 需要怎樣的技術進步、突破、革命,才能給世界經濟帶來可持續的經濟繁榮和新的經濟周期? - 近年來,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層出不窮。哪些技術具有革命性的潛質? 主持人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討論嘉賓 - 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干事陳馮富珍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Francis GURRY -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 以色列ICQ投資人Yossi VARDI - 維信諾首席專家張德強 - 百度總裁張亞勤 13:30 - 14:45 分論壇9 從“大”到“偉大”:企業的蛻變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多元化、兼并收購、做大規模,甚至躋身世界500強,一度是眾多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夢想和成功標準。他們也很難理解IBM當年賣掉PC業務、索尼等日本家電巨頭將利潤率低的電視、手機等業務一一剝離。在血氣方剛的中國企業看來,減肥,只不過是日暮西山、難以為繼的遁辭。 - 要規模,還是要利潤?是做大,還是做強、做優?在中國經濟從規模向質量轉型的今天,作為經濟微觀個體的中國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和選擇自己的方向。 主持人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 討論嘉賓 - 羅蘭貝格首席執行官Charles-Edouard BOUEE -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 - 意大利前總理、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普羅迪 -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CEO王中磊 -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 13:30 - 14:45 分論壇10 粵港澳大灣區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 灣區經濟是世界經濟版圖的新亮點。以東京、紐約、舊金山三大灣區為代表,灣區經濟帶既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又是技術變革的領頭羊。中國的灣區經濟帶,最具潛力者莫過于粵港澳大灣區。 - 灣區經濟有哪些特征和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又具有哪些自身的獨特優勢?未來定位是什么? -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是最大的難點和痛點所在。大灣區有效“融合”,如何克服這些難點? 主持人 - 馮氏集團主席、國際商會前主席馮國經 嘉賓 -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 -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 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 - 南豐集團CEO、香港前財政司長梁錦松 -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 13:30 - 14:45 電視辯論1 龍象共舞:中印經濟合作的潛力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中印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增速最快的兩大經濟體,同處亞洲,同屬新興經濟體,合作共贏的空間遠大于分歧與摩擦。從長遠和兩國的潛力看,龍象共舞,對亞洲和世界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 從短期看,中印經濟合作可以在哪些領域率先展開并早期收獲? - 從中長期看,中印經濟合作有哪些可為的空間?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楊銳 討論嘉賓 - 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 - 中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 - Aditya Birla Group執行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印度工業聯合會中國核心小組成員Ajit Ranade - 法國Bridge智庫主席Joel RUET - 印度塔塔集團名譽董事長Ratan TATA -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楊希雨 13:30 - 15:30 中國 – 東盟省市長對話5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 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如何進一步推動郵輪產業的發展? - 沿線地區該如何加強融合,吸引國際郵輪產業巨頭的目光,將自己納入世界郵輪產業的版圖? - 開通國際郵輪航線,涉及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法規制定、服務及銷售業人才培養、郵輪簽證政策放開等諸多方面的聯動配合,這將會給沿線地區帶來多大程度上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 如何構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旅游城市聯盟,以更好促進區域郵輪產業的發展? 主持人 - 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王勝 特邀嘉賓 - 菲律賓巴拉望省省長何塞·阿爾瓦萊茲 -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林怡 - 克羅地亞扎達爾省省長波茨達·隆金 - 芬蘭北芬蘭地區管理署署長泰爾圖·薩沃萊寧 -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 -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長潤明 13:30 - 15:00 CEO圓桌6 能源資源:“一帶一路”的新絲綢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僅限受邀代表) - 與基礎設施一樣,能源資源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一帶一路”在能源資源方面有著怎樣的愿景、規劃和行動方案?為能源資源企業提供了哪些新的機遇?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既有能源資源生產國,也有消費國。以合作共贏為基調的“一帶一路”,能否推動建立一種新型的能源資源伙伴關系? 主持人 - 美中清潔能源論壇首席執行官Dennis BRACY 特邀嘉賓 -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 - FMG總裁Elizabeth GAINES - 哈斯基能源公司亞太區首席運營Robert HINKEL - 巴基斯坦能源部長Awais Ahmed Khan Leghari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宜林 -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董事長、俄羅斯聯邦與天然氣出口國家論壇合作事務總統特別代表祖布科夫 14:45 - 15:15 茶歇 15:15 - 16:30 分論壇11 未來的通信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在可預見的將來,最有前景的通信技術和方式有哪些? - 2019年前后,5G將進入商用階段。與4G相比,5G網格在哪些方面有迭代性的進步? - 3G、4G的廣泛商用,帶來了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繼之以一個又一個的移動互聯網“風口”。5G的商用化,是否意味著“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將成為現實,會催生哪些新的“風口”? - 安全和保密性能更好的量子通信,是否有大規模商用的前景? 主持人 - CNBC Asia Squawk Box主持人Akiko FUJITA 討論嘉賓 - 威盛電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文琦 - 蘋果全球副總裁葛越 - 愛立信董事長Leif JOHANSSON - 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 15:15 - 16:30 分論壇12 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加速器”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在美國退出的情況下,TPP余下11個簽字國知難而行。淡化的TPP11在自由化水平上有哪些變化? - 涵蓋范圍更廣、照顧亞洲經濟多樣性的RCEP談判取得重要突破。RCEP的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原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貿易與投資具有怎樣的借鑒意義? - 長期以來,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思路更多是“就亞洲談亞洲”。涵蓋亞洲、歐洲的“一帶一路”,為亞洲經濟一體化提供了一條不局限于亞洲、跳出亞洲的思路。“一帶一路”,能否成為助推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外力”? 主持人 - 經濟學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劉倩 討論嘉賓 - 美國前商務部長Carlos Gutierrez - 東京大學大學院教授、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 -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 - 新西蘭前總理Jenny SHIPLEY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 15:15 - 16:45 CEO圓桌7 重振企業家的“精、氣、神”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僅限受邀代表) - 中國政府首次發文倡導企業家精神,向企業家發出了什么信號?為什么選擇這個時候提出倡導企業家精神? - 中國政府倡導的企業家精神,其核心內涵是什么?鼓勵和需要什么樣的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 - 企業家精神的養成,需要什么樣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和社會氛圍? 主持人 -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 特邀嘉賓 -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 -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蔣錫培 -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孫丕恕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慶洪 - 遠大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躍 - 金融專業人士朱云來 15:15 - 17:15 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8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16:30 - 17:00 茶歇 17: 00- 18:15 分論壇13 物流的變革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李斯璇 討論嘉賓 - 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CEO Kanat Alpysbayev -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 - DP World全球主席Sultan Ahmed Bin Sulayem - PSA國際港務集團總裁陳聰敏 -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 - 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 17: 00- 18:15 分論壇14 數字經濟:智慧的價值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G20杭州峰會通過《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數字經濟何以成為G2o主要議題,并被列為全球經濟未來發展的藥方之一? - 數字經濟是否簡單等同于互聯網經濟? - “虛擬”的數字經濟如何改變“實體”的傳統產業? - 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字經濟將把哪些產業推上“風口”? 主持人 - 北京中投視訊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CEO苗步林 討論嘉賓 - Halo投資管理公司執行合伙人Wael ABURIDA - 《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Kevin KELLY - Beyond Imagination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Harry Thomas KLOOR - 華美銀行執行副總裁Bennett POZIL - OOW創始人、CEO Jeffrey Howard WERNICK 17: 00- 18:15 電視辯論2 海外投資:回歸審慎和理性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2016年,中國非金融類海外投資高達1700億美元。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出于成本等因素考慮走出去,到海外投資建廠、兼并收購,本無可厚非,也為國家政策所鼓勵。但是,非理性的海外投資,比如大額非主業、不真實、不規范的投資行為卻值得警惕。 - 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海外投資的政策,基本考慮是什么?什么樣的海外投資受到鼓勵?哪些需要謹慎? - 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跡象之一,是歐美發達國家加強對中國等新興投資大國海外投資的限制和審查,尤其是兼并、收購。如何應對? - 有觀點認為,作為一種市場行為,海外投資對企業有利,對國家則未必,尤其是制造業外遷,企業雖然因此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但卻帶走了就業、稅收和GDP,造成經濟空心化,這也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根源之一。作為新興投資大國,中國對企業走出去應采取什么樣的態度? 主持人 - 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楊燕青 討論嘉賓 - FMG集團副董事長Mark BARNABA - 地中海俱樂部總裁Henri Giscard d’Estaing - 泰豐資本CEO Andrew GECZY - 中投副董事長、總經理屠光紹 - 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名譽顧問、前會長氏家純一 18:30 - 20:00 主題晚餐會1 拉加德對話馬云 (BFA大酒店一層聚賢閣中餐廳)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田薇 對話嘉賓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 18:30 - 19:30 自助晚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19:30 - 21:30 體育之夜 體育產業進化論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改革”是2017年中國體育發展的主旋律,體育傳媒在此背景下,也面臨著機遇與挑戰,解讀2017中國體育和體育傳播取向。 - 賽事版權是體育產業的核心資源,央視、騰訊、蘇寧版權布局思路是什么,如何做好運營。 - 進入北京冬奧會周期,中國競技冰雪亟待解決的哪些問題,面對規模萬億的大眾冰雪產業,中國企業該如何布局。 - 互聯網時代,運動員的價值被重新定義,這種變化給體育明星賦予了怎樣新的使命與價值?運動員該如何被更多網絡新生代所喜愛? - 體育旅游的機會與挑戰是什么,如何借鑒國外發展經驗?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主持人張斌 討論嘉賓 - 騰訊副總裁陳菊紅 - 中國斯諾克運動員丁俊暉 - 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 - 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彭建明 - 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全球合伙人錢建農 - 2018冬奧會冠軍武大靖 - 云鋒基金合伙人夏曉燕 - 蘇寧體育常務副總裁曾鋼 - 阿里體育CEO張大鐘 20:00 - 21:30 文化之夜 世界人文歷史中的開放精神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 從古希臘到古老的東方文明,思想和人文領域的變革與進步,對于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影響究竟是怎樣的?究竟是科技促進了人文精神的進步?還是人文精神的發展促進了科技的進步?人文精神應該是科技發展的靈魂嗎? - “科技改變生活”,這是一句常常聽到的廣告語。科技對于我們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改變無疑是最直接的,然而如果放眼歷史的漫長時光,人文精神對我們的改變是怎樣的?有哪些古老的智慧對當下的我們還有著深遠的影響? - 當我們被各種各樣龐雜的信息所包圍時,我們似乎都脫離了那個信息閉塞的時代,但我們是否真正的更加具有“開放性”?歷史上的哪些思想和智慧是讓我們如今都自嘆弗如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否可以從歷史中找到解答? - 國內外的人文領域大家一起進行探討。面對科技的爆炸,對于人文精神究竟是機遇還是阻礙?人文精神應當以怎樣的姿態和未來相處?舉例:消費主義盛行是否會讓文化更加同質化和淺薄化 主持人 - 騰訊首席主持人陳曉楠 討論嘉賓 - 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詩人蔡天新 - 《大趨勢》作者John Naisbitt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 以色列 ICQ投資人 Yossi VARDI - 國家一級演員、導演、制片人張國立 - 歷史學家、作家張宏杰 4月10日(星期二) 09:30 - 11:30 開幕式 (國際會議中心二層BFA主會場) 主持人 -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 歡迎致辭 -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福田康夫 主旨演講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 演講嘉賓 - 奧地利共和國總統范德貝倫 - 菲律賓共和國總統杜特爾特 - 蒙古國總理呼日勒蘇赫 - 荷蘭首相呂特 -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總理阿巴西 - 新加坡共和國總理李顯龍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 企業代表致辭 -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阿爾拜延 12:00 - 13:30 主題午餐會2 廣東省人民政府午餐會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僅限受邀代表) 12:00 - 13:30 自助午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東嶼島大酒店蒔味坪、、一層魚麗宴中餐廳) 13:30 - 14:45 分論壇15 全球化的“下半場”:風險和不確定性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有觀點認為,全球化已進入“下半場”,全球化紅利退潮,曾經的擁躉者或裹足不前,或內顧倒退。貿易摩擦、貿易戰、貨幣戰風險加大,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全球化進入下半場,風險明顯大于機遇。 - 下半場,需要換個打法。這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 - 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的“一帶一路”,能否解決分配不均、貧富差距等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主持人 - 彭博總編輯John MICKLETHWAIT 討論嘉賓 - 亞行副行長Stephen GROFF -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 - 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 - 奧地利外交部長Karin KNEISSL -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 - 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易小準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13:30 - 14:45 分論壇16 合作推進2030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政府、企業、學界如何為構建繁榮、包容、可持續的世界,協調合作推動2030議程及其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 如何整合社會、經濟、環境等各領域的公共政策而形成相互協調和高效運行的可持續發展總體政策? - 在全球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意味著12萬億美元的市場投入,企業界如何抓住這一巨大商機而同時擔當社會責任? - 如何充分利用科技創新給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帶來的巨大和潛在機遇,同時應對某些不利的社會效應? - 如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開放和包容性國際合作平臺來加速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 主持人 - 馬來西亞經濟學家Jomo Kwame Sundaram 致辭 -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 討論嘉賓 - 日本參議院議員片山皐月 - 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校長、世行前副行長Shigeo KATSU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大山 -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 - 聯合國全球契約副主席Mark Moody STUART 13:30 - 14:45 電視辯論3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不是在封閉中進行,而是與時俱進、與世界俱進,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與全球化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結果。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世界怎樣改變了中國,中國又怎樣改變了世界?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評論員、《將改革進行到底》電視政論專題片總撰稿人楊禹 討論嘉賓 - 第八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 澳大利亞前外長Bob CARR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 -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 13:30 - 15:00 CEO圓桌9 “一帶一路”:人民幣的作用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僅限受邀代表) - “一帶一路”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哪些新的契機? 主持人 - 淡馬錫高級董事總經理吳亦兵 特邀嘉賓 -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 - 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 - 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 - 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主席Kairat KELIMBETOV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長朱民 13:30 - 15:00 CEO圓桌10 中美經貿關系的韌性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僅限受邀代表) - 有觀點認為,新型大國關系應主要表現在大國關系的韌性上,盡管存在諸多分歧,但依然能求得共識;局部性競爭是常態,但全局性合作是主旋律。韌性,就是不會因分歧、摩擦、矛盾,使兩國關系偏離合作的軌道。 - 中美經貿關系面臨哪些短期風險? - 在中美貿易爭端、相互開放等問題上,如何體現韌性的精神? 共同主席 - 美國商會執行副會長Myron BRILLIANT - 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 14:45 - 15:15 茶歇 15:15 - 16:30 分論壇17 日本經濟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日本為應對通縮這一長達20年的痼疾,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有望走出通縮和通縮思維? - 作為量寬時間最早、歷時最長、力度最大的國家,日本的貨幣政策實踐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 與通縮一樣,人口問題困擾日本多年。有觀點認為,增加女性就業、提高女性就業的質量,是解決人口問題最現實、效力最大的良策。女性經濟學,能夠奏效嗎? - 匠人精神,是日本制造業的“魂”和競爭力根本。但也有觀點認為,過猶不及。對匠人精神的過度執著,可能會忽略行業的方向性變革、犧牲對市場和顧客的敏感。日本制造業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地方?未來的方向是什么? - 相對于制造業,服務業成本高、勞動生產率低,是各國通病。日本服務業該如何應對? 主持人 - 《秦朔朋友圈》總編輯秦朔 討論嘉賓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日本研究主任Kent E. CALDER - 標普首席經濟學家Paul GRUENWALD -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 -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前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 日本Orix集團資深董事長宮內義彥 15:15 - 16:30 分論壇18 再談區塊鏈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各國監管層對虛擬貨幣的認知不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監管思路和實踐。較為嚴厲的做法,是打擊和擠壓其中的炒作、投機、欺詐成分。最具代表性的,是對所謂ICO的嚴監管。 - 擠除了泡沫,能否讓其背后的區塊鏈理念更加理性地浮出水面? - 區塊鏈的理念有哪些不同于傳統思維之處?能夠解決傳統金融的哪些痛點? - 推而廣之,區塊鏈理念在金融之外的行業是否有應用價值? 主持人 - 德勤區塊鏈中國發起人秦誼 討論嘉賓 - 迅雷集團CEO陳磊 - 三星SDS首席執行官Hong Won-pyo -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 - Visa副董事長Ellen Richey -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 -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15:15 - 16:30 分論壇19 金融的風險:“黑天鵝”與“灰犀牛”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全球經濟轉暖,對金融業的改革并非好事。好看的經濟數據和樂觀的市場情緒,會掩蓋原已暴露的金融痼疾、淡化改革的迫切與必要性。如何評估全球金融業的風險狀況?在經濟上升期,金融改革和去風險的動力來自于哪?誰來操刀? - 次貸危機后,美國采取了大力度的金融監管措施。如何看待這些監管措施的作用?特朗普提出金融去監管,是出于什么考慮? - 金融“去杠桿”、“防風險”,與樓市去庫存、工業去產能并列為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中國金融業有哪些風險要“防”,尤其是系統性風險?什么樣的杠桿要“去”?需要在監管思路和體制上進行哪些改革? 主持人 - 高盛亞洲董事長Kenneth Walton HITCHNER III 討論嘉賓 -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 - 英國標準人壽董事長、巴克萊銀行副董事長Gerry GRIMSTONE - 日本央行前副行長巖田一政 - 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行長李若谷 - 阿斯塔納金融中心主席、哈薩克中央銀行原行長 Kairat KELIMBETOV 15:15 - 16:45 教育圓桌11 亞洲大學的崛起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 未來10-20年內,全球4個最大的經濟體中有3個將在亞洲(中國、日本、印度)。素有重視教育之傳統的亞洲國家與地區,在經濟發展起來后,紛紛投資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在全球經濟重點逐漸東移的背景下,亞洲高等教育的發展能否跟上經濟東移的步調? - 亞洲高等教育的發展,可以從英、德、美國等教育強國借鑒哪些經驗? -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避免大學的同質化?亞洲智慧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 全球勝任力、創新、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 主持人 - 鳳凰衛視主持人陳魯豫 特邀嘉賓 - 印度尼西亞大學校長、亞洲大學聯盟2018-2019執行主席Muhammad Ani -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校長、亞洲大學聯盟2017-2018執行主席Bundhit Eua-arporn - 清華大學校長、亞洲大學聯盟創始主席邱勇 15:15 - 16:45 CEO圓桌12 互聯網的未來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僅限受邀代表) 主持人 - 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 特邀嘉賓 - 領英聯合創始人Allen BLUE -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 臺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德音 - 百度總裁張亞勤 15:15 - 16:45 女性圓桌13 她力量:共建共享美好世界 (BFA大酒店二層云亭) 15:15 - 16:45 CEO圓桌14 “一帶一路”與健康產業發展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 主持人 - 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蔣志剛 特邀嘉賓 - 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常務副理事長李小琳 - 山水文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轍 -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愛德華·莫澤 -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 16:30 - 17:00 茶歇 17:00 - 18:15 分論壇20 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挑戰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特朗普總統的目標,是將美國經濟增速提至4%。從勞動生產率、人口、投資三個方面,美國經濟具備4%持續增長的潛力嗎? - 減稅計劃能否起到經濟學者所預期的作用? - 美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與挑戰 - 美國與全球化 - 美元、美聯儲與世界經濟 主持人 - 《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 討論嘉賓 - 美國商會執行副會長Myron BRILLIANT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 Plymouth Rock保險董事長、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前主席Jim STONE - IMF前副總裁、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17:00 - 18:15 分論壇21 共享經濟:從“資本風口”到商業的本質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從居住、汽車、單車、聯合辦公到雨傘、充電寶、籃球、馬扎、跑步倉、家居,共享經濟的業態層出不窮,失敗與成功兼而有之,真共享、偽共享兼而有之。共享經濟的邊界在哪里?底線在哪里?共享經濟是否已經偏離了初衷和本義? - 作為一種新事物,共享經濟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對商業的認知。它可以顛覆商業的本質和規律嗎? - 從資本的風口,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成功的共享經濟案例有哪些經驗可以“共享”給后來者? 主持人 - 貝都因傳播機構創始人路彬彬 討論嘉賓 - 小豬短租CEO、聯合創始人陳馳 - 滴滴首席發展官李建華 - 馬蜂窩旅游網聯合創始人、COO呂剛 - VIPKID創始人兼CEO 米雯娟 - 車好多集團CEO楊浩涌 17:00 - 18:15 分論壇22 大宗商品“新周期”?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 從2016年起的復蘇,到2017年上半年的強勁行情,樂觀人士認為,大宗商品已經步入新的上升周期。 - 世界經濟普遍回暖、特朗普萬億基建計劃、以去產能為突出特征的中國供給側改革、強力度的環保風暴,是否支撐這一判斷? - 美聯儲縮表、加息,主要央行相繼收緊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大宗商品走勢?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更加強化了嗎? - 如何避免因大宗商品行情“超前”、“透支”,損害處于中下游的實體經濟和消費? 主持人 - 金融時報首席記者Henny Sender 討論嘉賓 -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 -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德榮 - 澳大利亞FMG首席執行官Elizabeth Gaines -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國文清 - 歐亞資源CEO Benedikt SOBOTKA - Xcoal創始人、CEO Ernie THRASHER -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董事長、俄羅斯聯邦與天然氣出口國家論壇合作事務總統特別代表祖布科夫 17:00 - 18:15 電視辯論4 中國城鎮化的“城市群”模式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把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 中國城鎮化道路選擇,經歷了哪些認識上的變化和實踐探索?為何最終選擇了“城市群”模式? - 全球和亞洲范圍內,哪些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選擇了“城市群”模式?有哪些經驗、教訓? - 城市群模式,需要破除哪些認識和實踐上的誤區?在體制機制改革、精細規劃、深度合作、環境保護、文化融合等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偉鴻 討論嘉賓 - 亞行副行長Stephen GROFF -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 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 - 南荷蘭省省長Jaap SMIT - 保利集團董事長徐念沙 18:00 - 19:30 CEO圓桌15 中日企業家對話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僅限受邀代表) 19:30 - 21:30 “博鰲之夜”主題晚宴會暨文藝演出3 致敬與傳承 (國際會議中心BFA主會場) (僅限受邀代表) 18:30 - 20:30 自助晚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18:45 - 19:45 公益之夜主題酒會 珍“犀”自然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廳A) - 千年來,犀牛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它們曾廣泛地漫步于亞洲和非洲地區,而如今野生犀牛已日漸珍稀,亟待保護。在珍“犀”自然公益之夜和我們一起探訪犀牛的非洲故鄉,保護犀牛的核心戰場,邂逅世界上最后一頭北方白犀牛,開始一場與自然和生命的對話。 特邀嘉賓 - 演員江一燕 4月11日(星期三) 09:00 - 10:15 分論壇23 讓人工智能“落地”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伴隨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云計算),即“ABC時代”的到來,IT產業進入智能時代,而人工智能則成為整個智能時代的核心。 - 人工智能不是第一次成為熱門。但歷史上的熱度,始終未能擺脫最終遇冷、無果而終的結局,而其失敗之關鍵,在于未能落地,實現大規模商用。 - 本輪人工智能的熱度空前,技術基礎也遠較此前厚實。但是,回到“落地”這個老難題,本輪人工智能可以不蹈歷史的覆轍嗎? 主持人 - aNewDomin.net聯合創始人、美國暢銷書作家Gina SMITH 討論嘉賓 -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 臺積電CEO劉德音 -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 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SHIM Eun Soo - 英國Medopad CEO、創始人Dan VAHDAT - 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 09:00 - 10:15 分論壇24 貨幣政策的正常化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主要發達經濟體正陸續退出擴張、回歸貨幣政策的常態,全球流動性收緊。經濟的表現和通脹壓力是否支撐央行政策的這種方向性變化?還是出于對非常規貨幣政策實際效果的不確定和對潛在風險的憂慮? - 歷史經驗表明,貨幣政策收緊,往往伴隨風險,時點、節奏、力度至為關鍵。這方面有哪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貨幣政策的正常化之路該怎么走? - 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對新興市場的外溢效應尤為明顯。作為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共商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臺,G20在貨幣政策協調上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主持人 - 彭博總編輯John MICKLETHWAIT 討論嘉賓 - 日本央行前副行長巖田一政 - 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李劍閣 - 澳大利亞AMP首席執行官Craig MELLER - Plymouth Rock保險董事長、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前主席Jim STONE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09:00 - 10:15 電視辯論5 國企改革:市場融合 開放發展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十九大報告確定了新時代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方向、目標、要求,具體將從哪些方面予以落實? - “以管資本為主”對于國資監管層面、企業運行層面意味著有什么變化?是否更有利于國有企業成為獨立市場主體? - 當前推進混改的思路是怎樣的?有哪些重點難點問題?外資企業的機會在哪里? - 個別國家在外資準入時對國有企業給予“特殊照顧”,是否會對國有企業國際化經營帶來負面影響?如何化解這種疑慮? - 國企改革發展和國資監管有其自身規律,但每個國家都會有獨特之處。中國國資監管模式和國企改革路徑,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偉鴻 討論嘉賓 -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 - 歐洲智囊團(Notre Europe)榮譽主席、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干事拉米 -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 - 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謝炳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09:00 - 11:00 兩岸企業家圓桌16 新時期擴大兩岸經濟合作的路徑與方向 (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 - 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大陸正在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著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提高國際競爭力,更好地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其中存在眾多良好發展機遇,臺商如何率先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 - 當前,大陸正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 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新時期,臺商應該如何確定在大陸發展的策略? - 新時期如何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其思路與具體建議是什么? 共同主持人 - 大陸方面: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 - 臺灣方面: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 09:30 - 11:30 CEO圓桌17 區塊鏈:理念、技術與應用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10:15 - 10:45 茶歇 10:45 - 12:00 分論壇25 新零售:新概念,還是新趨勢?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電商時代的到來,是互聯網技術將傳統零售搬到線上,形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隨著電商模式的成熟,電商購物同樣開始遭遇前所未有的一些痛點和問題,無論是流量成長,還是存量用戶的轉化,都面臨瓶頸。 - 馬云提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而新零售時代,是通過新技術來改造傳統電商,并形成另外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 新零售,需要解決電商購物的哪些痛點?在技術應用、商業邏輯、用戶體驗等方面“新”在哪里?如何有別于傳統零售? 主持人 - 北京正安康健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冬 討論嘉賓 -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全球主席Hans-Paul Bürkner - 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執委會主席、國美零售服務總裁何陽青 - 凱德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Lim Ming Yan -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吳伯凡 - 大龍網CEO易青 - 花點時間創始人朱月怡 10:45 - 12:00 分論壇26 稅改:“搶跑”經濟的競爭力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美國推出號稱史上最大的減稅計劃,企業所得稅從35%降至15%;英國宣布,到2020年,企業所得稅從20%降到17%。印度啟動自獨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稅制改革,統一稅制,改善投資環境。中國也在近些年通過簡政放權和以營改增為首的減稅降費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 從歷史經驗看,減稅對一國經濟的競爭力是否起到了經濟學者預期的作用? - 減稅潮是否會導致新一輪全球投資爭奪戰? - 搶跑全球競爭,吸引資本、企業和人才,除降低稅率外,還可以進行哪些稅制改革? 主持人 - 彭博電視記者Stephen ENGLE 討論嘉賓 - 巴基斯坦前總理Shaukat Aziz - 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Sanjaya Baru -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 - 澳大利亞前副總理兼財長Peter Costello -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 - 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 10:45 - 12:00 分論壇27 互聯網的“下半場”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有觀點認為,在用戶滲透率見頂、 流量紅利耗盡之后,互聯網不可避免地從跑馬圏地的“上半場”,進入需要精耕細作的“下半場”。未來,將存在三大趨勢:第一,流量變貴,獲客成本持續上升;第二,用戶自覺性提升,“用戶找產品”成為常態;第三,互聯網企業向線下擴張,線上線下市場的界限日益模糊。 - 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低成本規模獲客+高效率持續變現”。隨著下半場的來臨,市場紅利被消耗殆盡,低成本的規模獲客已不現實。流量變現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質量。互聯網企業做好迎接下半場的準備了嗎? -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是互聯網和互聯網人的精髓。有人選擇在互聯網的“紅海”精耕細作,也有人可以跳出紅海,另辟天地,闖出新的“藍海”。在可預見的未來,互聯網的新藍海在哪里? 主持人 - aNewDomin.net聯合創始人、美國暢銷書作家Gina SMITH 討論嘉賓 - LinkedIn聯合創始人Allen BLUE - 新浪董事長曹國偉 - Altimeter Capital合伙人Ram Parameswaran - 英國Medopad CEO、創始人Dan VAHDAT - 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 - 攜程首席財務官王肖璠 12:15 - 13:45 主題午餐會4 對話羅杰斯 (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和聲廳) 主持人 - 中民投國際CEO廖鋒 對話嘉賓 - 美國投資家、量子基金共同創始人Jim ROGERS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12:15 - 13:45 自助午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14:00 - 15:15 分論壇28 金融的未來:改變,還是被改變?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蓋茨說,如果銀行不改變,就會成為21世紀行將滅亡的恐龍。馬云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去改變銀行。 -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在中國的迅猛發展,步伐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也領先于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傳統金融不僅感受到巨大的沖擊,更有觀點認為,Fintech代表了金融業的未來。 - 經歷了所謂野蠻生長,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呈現出什么樣的新生態? - 鯰魚效應下,傳統金融正在做出哪些改變? -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角力,最終是否會象電商與線下實體融合為新零售一樣,融合為一種全新的金融? 主持人 - 向上金服創始人、CEO袁成龍 討論嘉賓 - 眾安保險CEO陳勁 - 中國互聯網協會會長李東榮 - 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 - Paypal高級副總裁Franz PAASCHE -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秘書長Enzo QUATTROCIOCCHE - 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 - 英國保誠CEO Mike Wells 14:00 - 15:15 分論壇29 民辦教育新政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2017年9月1日,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民辦教育“非營利性”、“營利性”分類管理也拉開了序幕。 - 民辦教育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在經費上的“拾遺補缺”,否則發達國家就不需要私立教育了。它的意義,在于通過教育體制的多樣化,形成教育模式的多樣化、形成學校的不同特色,在于競爭以提高學校的活力,從而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 教育是一項社會事業,不是一項產業。教育的民營化,界限在哪里?尺度該如何把握? - 公立教育的責任 - 從政策上,如何把握公立和民營的平衡? 主持人 - 鳳凰衛視主持人胡一虎 討論嘉賓 - 好未來集團總裁白云峰 - 印度孟買理工學院校長 Devang Vipin KHAKHAR - 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李劍閣 - VIPKID創始人兼CEO 米雯娟 -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 - 網易高級副總裁、有道CEO周楓 14:00 - 15:15 分論壇30 政府與市場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所有的經濟學理論,都試圖在政府和市場之間尋求適度的平衡。不同的經濟體,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都有著不同的故事、經驗、教訓 - 中國從完全的計劃經濟走到今天,市場已被定位為“決定性作用”。改革開放40年,由計劃到市場,這條路是怎么走過來的? -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扎扎實實的實踐,探索政府在經濟發展中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把握政府作用的度,有哪些中國經驗可以分享? - 中國改革的“上半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被世界公認為“中國崛起”或“中國奇跡”。下半場,用中國領導人的話說,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 下半場遇到的是什么樣的深水區?要解決哪些硬骨頭?需要什么樣的新打法? 主持人 - 財新傳媒社長胡舒立 討論嘉賓 - 歐洲智囊團(Notre Europe)榮譽主席、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干事拉米 -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Nicholas Lardy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李東生 -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前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 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 - 新加坡前副總理黃根成 14:00 - 16:00 亞洲區域合作組織圓桌18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孔雀1廳) 14:00 - 17:00 CEO圓桌19 中澳商領對話 (BFA大酒店二層云亭) 15:15 - 15:45 茶歇 15:45 - 17:00 分論壇31 資本市場改革的“四梁八柱”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A) - 監管層強調,資本市場要進行“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的“四梁八柱”,具體指哪些方面? - 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被認為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標志性事件,具有怎樣的短期和長期意義? - 兩年多的修復與凈化,資本市場的生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 在金融防風險、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資本市場如何應對黑天鵝、灰犀牛? 主持人 - 《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 討論嘉賓 - 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CEO Ian Johnston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 悉尼證券交易所CEO Tony Sacre - 日本金融廳總務企劃局參事官(國際擔當) 柴田聰 - 永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文祺 -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 15:45 - 17:00 分論壇32 樓市:這次真的不一樣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B) - 中國的房價已連續20年挑戰經濟學家的智慧和決策層的決心。當中國決策層以最明晰的語言昭告樓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市場聽懂了嗎?聽進去了嗎? - 建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是各方長久以來的呼吁和期盼。這一次,管理層會有哪些新招? - 中國經濟近20年的狂飆突進,房地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管理層的樓市思路重新回歸房子的居住屬性,樓市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會重新定義嗎? 主持人 - 第一財經主持人張媛 討論嘉賓 -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 - 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 - 美國Lennar國際總裁Chris MARLIN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 - 昆百大集團兼我愛我家集團董事長、總裁謝勇 15:45 - 17:00 分論壇33 宗教領袖對話:行愿大千 心手相連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C) 主持人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田薇 討論嘉賓 - 新加坡圣公會榮休主教周賢正 -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印順 - 天臺山桐柏宮主持張高澄 15:45 - 17:00 分論壇34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泛南海經濟合作 (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大廳D) - 地區安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泛南海合作 - 泛南海經濟合作思路與重點領域 主持人 - 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 討論嘉賓 - 美國耶魯大學中國法律中心主任、教授葛維寶 - 馬來西亞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院國際事務高級顧問、馬來西亞首相前政治秘書胡逸山 -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共同創建人、高級研究員尤素夫·瓦南迪 -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17:15 - 18:00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 (新聞中心海鷗廳) 18:00 - 20:00 自助晚餐 (BFA大酒店一層亞細亞、怡景西餐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