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對職業教育工作的理解,有效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制定本宣傳解讀方案。
一、宣傳目的
深入解讀《若干措施》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內容,讓職業學校師生、行業企業、社會群眾了解我省為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辦學條件不達標等突出問題,在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布局調整、產教融合激勵政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職業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可行性措施,引導職業學校提升辦學質量,校企兩端深度產教融合,共同助推海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二、宣傳背景
為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建設與海南技能自貿港人才需求相互匹配、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相適應的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我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省政府堅持問題導向,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圍繞自貿港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貿港產業布局,實施職業教育戰略謀劃,制定《若干措施》。
三、宣傳內容
《若干措施》共8部分20條措施,以問題為導向,針對我省職業教育工作中辦學條件不達標等突出問題提出破解之策,推動形成我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格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宣傳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第1—5條,“一體兩翼”是國家新階段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該部分重點落實國家對職業教育“一體”建設要求,建設具有海南特色的一體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打通縱向人才培養貫通體系,促進職業教育與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深化“職教高考”改革,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持續優化職業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
第二部分是第6條,主要落實“兩翼”建設要求,推進產教融合發展。一是打造市(縣)域產教聯合體,以海南自貿港重點產業園區為載體,搭建市域產教融合平臺服務區域經濟;二是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以行業為載體,組建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構建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新形態,推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
第三部分是第7—10條,主要強調完善“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激勵政策,提出加強金融扶持,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績效工資制度,落實土地保障,健全信用激勵,以組合激勵政策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四部分是第11—12條,著眼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擴大職業學校招才引智自主權。
第五部分是第13—15條,從加強職業學校內涵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堅持德技并修等3方面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第六部分是第16條,主要通過實施“數字職教”工程,深度運用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建設。
第七部分是第17條,發揮海南自貿港區域和產業優勢,堅持“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推進海南職業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高質量發展。
第八部分是第18—20條,主要提出堅持和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職業教育組織領導與保障機制,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確保我省職業教育整體高質量發展。
四、宣傳方式
(一)在權威媒體發表宣傳文章。在省教育廳官網、微信公眾號等發表《若干措施》解讀的宣傳文章,提供相關鏈接,方便社會公眾查閱。
(二)開展《若干措施》宣傳解讀。通過采取面對面宣講、媒體宣傳等方法,多途徑、多形式開展《若干措施》解讀宣傳,不斷提高《若干措施》的知曉度,讓職業學校師生、行業企業、社會群眾看得懂、看得明白。
(三)開展《若干措施》培訓和知識普及。將《若干措施》納入職業學校相關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對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職業學校、行業企業從業人員提出的問題,第一時間予以回應答復,并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問題通過廳微信公眾號和內部工作群重點解讀。
五、宣傳效果評估
定期統計宣傳期間相關網站、官網、微信、微博等平臺的點擊率、閱讀量等數據,評估《若干措施》宣傳效果;收集公眾對《若干措施》的反饋意見,及時進行處理。
- 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