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封關在即,企業對海南自貿港政策的期待愈發迫切,群眾對辦事便捷的需求也更具體。
10月23日的這兩條消息可謂“及時雨”,一條是海南12345熱線開通自貿港政策專席,更精準答疑解惑;一條是三亞發布“零關稅”游艇全流程辦理指南,破解“多頭跑”難題。
兩項舉措具體而微,卻精準戳中企業群眾辦事痛點,讓政策紅利直達需求、加速落地,彰顯了以服務精度提升發展效能的治理智慧。
精準服務始于對需求的精準把握。企業群眾的難點堵點,正是服務的靶點。全島封關運作進入倒計時,稅務政策怎么用,海關通關怎么走,成為高頻咨詢方向,而這類問題專業性強、涉及環節多,找不對人,問不清楚,既耽誤事又影響辦事信心。如今,海南12345熱線靶向發力,開通稅務、海關專席駐場接話服務,集中聽取、解答相關問題與訴求,并同步開啟多條網絡咨詢渠道。如此一來,企業群眾遇到相應問題,不用層層轉接“繞圈子”,一個電話就能把疑問說透,辦事效率必然大幅提升。服務的溫度與速度,就在這樣的實踐中浸潤人心。
精準服務貴在對流程的系統整合。復雜業務的辦理效率,考驗部門協同的深度。“零關稅”游艇是海南的政策紅利,關注度高、需求大,但涉及海事登記、海關通關、邊檢手續、交通運輸等多部門核心業務,一套流程辦下來,難免多頭跑、反復問,辦事體驗大打折扣。三亞多部門聯手破局解題,發布“零關稅”游艇全流程辦理指南,打破部門壁壘、推動數據共享,為申請人提供一站式指引。如今“一冊在手”,材料要哪些、手續怎么辦,一目了然,高效順暢。政策紅利從紙上高效落地,企業群眾獲得感自然來。
事實上,精準服務的持續推陳出新,源于對企業群眾需求的及時感知,也得益于海南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持續探索與改革。近年來,從“不見面審批”打破空間壁壘,到“最多跑一次”壓縮辦事成本;從“零跑動”實現全程網辦,到“一碼通辦”整合服務入口;再到“高效辦成一件事”簡化跨部門流程,以及“政企約見”“法治會診”直面企業難題…… 海南打出一系列便民利企“組合拳”,有效推動企業群眾訴求快速響應、高效解決,讓服務精度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一再擦亮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持續推進,政策紅利加速釋放,也對精準化、專業化的配套服務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企業群眾對政策解讀、流程辦理的專業需求大幅增加,尤需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增強專業服務隊伍、做精辦事指南,讓企業群眾問得到人、辦得成事;另一方面,經營主體數量持續增長,辦事場景更復雜多元,對服務效率、便捷度的期待也不斷提升,更要以需求為導向,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網通辦”減環節、以“數據共享”破壁壘,用服務效能的提升,推動發展活力的釋放。
服務多一分精準,群眾多一分滿意,自貿港的發展就多一分人氣、聚一分活力。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