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寧遠河上游——毛拉洞水庫:
碧水藏深谷 清流潤萬家
毛拉洞水庫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寧遠河上游。圖為俯瞰毛拉洞水庫。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棟田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佳琪
蒼翠森林如巨毯覆蓋瓊島腹地,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毛拉洞水庫恰似一枚跌落的碧玉鑲嵌其中。源自保亭毛感鄉毛感村的寧遠河在此處匯聚,又順著山勢一路蜿蜒流淌。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俯瞰毛拉洞水庫,一泓碧水從壩面飛流直下,聚水成潭,波光粼動。遠眺群山,綠浪翻涌,蒼翠入湖,湖光山色參差交錯,如詩如畫。
6月25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自寧遠河源頭出發,一路探尋沿岸歷史脈絡、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毛拉洞水庫地處寧遠河上游,這里不僅滋養著毛感鄉的青山沃土,更將源源不斷的清流送往千家萬戶。
碧波之下藏鄉愁
在毛拉洞水庫,不時能看見長勢特別的樹木矗立在山道旁,筆直高聳的樹干向天生長,羽狀葉片螺旋排列在頂端,洋洋灑灑。“這是桫欏,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呢!”毛拉洞水庫的工作人員介紹。
桫欏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需要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溫和、日照短、濕度大,無污染、無人為破壞的環境。
如此珍稀的植物,在毛拉洞水庫卻并不稀奇。
2006年,毛拉洞水庫建成,其整體庫區都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范圍內,植物類型多種多樣,水庫水質清澈。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檢測顯示,其水質均值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Ⅰ類標準限值。
雨后的毛拉洞水庫水量充沛,大壩處形成瀑布,順著河道傾瀉而下。“這里以前是我的家鄉,我曾經是毛感鄉毛膽村的村民。”看著眼前頗為壯觀的景象,毛感鄉毛感村村民石繼青滿是眷戀。
2000年左右,毛拉洞水庫移民搬遷工作啟動,毛感鄉毛膽村約500名村民陸續搬遷至其他地方,離開他們生活多年的故土,“毛膽村”也就此成為了歷史。
“這是一座野果俯拾皆是、溪魚成群可捕的天然寶庫。”在石繼青看來,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毛拉洞水庫都是熱帶雨林深處的豐饒之地。“益智、草寇、砂仁……這里的中草藥資源不勝枚舉,小時候我就經常上山采草藥賣,補貼家用。”
“搬遷的時候,我把家里種的荔枝樹、檳榔樹背了上去,栽種在新家門口,也算是留給自己的念想。”石繼青說。
“流過山間、流過毛位,水有大潭、小潭從未干過,流過一山又一山,流到毛膽成條河……”保亭黎族民歌傳承人王金英最近在收集毛感鄉老人們唱的歌,她將原本是黎話的歌詞,一點點翻譯成了普通話。
這是一首關于河流的歌。“我不知道歌詞里說的河是什么河,我只知道那里是我們曾經住過的地方,叫毛膽村,現在變成了毛拉洞水庫,讓保亭成千上萬的居民喝到了好水。”王金英說。
一汪清泉潤萬家
在距離毛拉洞水庫30多公里的新政鎮新政凈水廠,過濾池中涌出汩汩清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廠長韓成指著面前的水說:“這便是毛拉洞水庫的水,受雨林滋養,水質清澈無比。”
毛拉洞水庫建成后的第3年,新政凈水廠開建,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供水范圍為保城鎮、新政鎮、響水鎮、什玲鎮、加茂鎮、新星居、金江居、南茂居、熱作居、三道鎮、六弓鄉、南林鄉及七仙嶺景區,供水人口約13萬人。
“新政凈水廠投入使用以前,保亭大部分區域用的水來自保亭河。”韓成告訴記者,毛拉洞水庫的水源通過動力自流便能抵達水廠,而由于保亭河所處位置海拔較低,供水時需要采取二級抽水的方式,加上保亭河周圍人口密度大,制水流程也相對復雜,供水成本較高。
保亭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毛拉洞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水源保護區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從根源上對居民生活用水進行了保護。
如今,在新政凈水廠的化驗室內,每日都上演著精密的水質檢測“儀式”。工作人員會定時對毛拉洞水庫送來的原水進行指標檢測,“毛拉洞水庫的水,經檢測多項指標優于國家標準,處理流程比保亭河原水簡化近40%。”韓成翻開檢測報告,言語間滿是自豪。
居民們也切實感受到了變化。保城鎮居民李秀蘭告訴記者:“以前燒水壺底總會結水垢,現在用毛拉洞水庫的水,壺底干凈多了,做飯都更香。”
毛拉洞水庫不僅送來清泉,更以生態保護筑牢飲水安全防線。保護區內,生態護林員每天開展巡查,杜絕一切污染隱患。這汪碧水,既是寧遠河上游跳動的脈搏,也是保亭十萬居民美好生活的源泉。
從“毛膽村”的悠悠鄉愁,到千萬家的甘冽清泉,毛拉洞水庫以一池碧水串聯起過去與未來。它見證了村民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也承載著熱帶雨林饋贈的禮物。如今,這汪源自青山深處的清流,已然化作滋養城市與鄉村的生命之源。
(海南日報保城6月25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