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海南)上,嘉賓分享投資海南心得
把“種子”播在海南 把未來握在手上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長春
金秋十月,天高氣爽,椰風和暢,海南又迎來一場產業盛會。
10月17日,海南國際會展中心5號館內座無虛席,由工信部與海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海南)在此舉行,各界嘉賓相聚椰城,以產業轉移發展為紐帶,攜手書寫“共建自貿港 共享新機遇”的美好愿景。
投資海南 互利共贏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我國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海南自貿港在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方面優勢明顯。
“封關后自貿港的政策將更加優惠,產業將更具特色,相信能夠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也必將為區域產業轉移帶來新的機會。”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廖增梁說。
選擇海南就是選擇機遇,投資海南就是投資未來。近年來,在海南、湖南兩省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下,湘瓊先進制造業共建產業園發展成果豐碩,已成為中國產業轉移互利共贏的典型案例。
“55年前,袁隆平院士在海南用一粒種子造福了全世界,55年后的今天,我們在海南播下產業鏈區域協同的種子走向世界。”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管委會主任譚浩然表示,湘瓊產業園既是湘瓊合作的樣板,更是大家共享自貿港機遇的跳板。
開幕式上,34個項目現場簽約,涵蓋了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多個領域,也如一顆顆飽滿的“種子”,將在海南自貿港的沃土上生根發芽,成為封關后產業升級的“新動能”、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扎根海南 共創未來
海南自貿港開放力度大,產業體系優,應用場景多,發展環境好,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投資海南,和這片熱土共謀發展、共享機遇。
“2022年鄧白氏海南公司正式落地,當年就建立了鄧白氏全球數據云的海南節點,并順利通過相關認定。”活動上,鄧白氏中國區總裁吳廣宇說,選擇海南自貿港,就是認識到這里將是中國和全世界緊密交流的雙向節點,在中國進一步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感謝海南給我們的舞臺和這么好的開放政策!”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任宏則分享了該公司扎根海南快速成長的歷程,他介紹,該公司10款創新藥當中有4款是在海南生產制造的。隨著年底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一系列政策將發揮更大的優勢,“先聲藥業將持續加大在海南的投入,將更多的創新藥落地海南,共創生物醫藥創新轉化的新高地。”
從2021年投產時年產值10億元,到今年預計將完成產值80億元,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已成為海南自貿港企業迅猛發展的典型代表。
“項目從動工到投產,僅用時6個多月,速度效率創造了行業天花板。”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慧表示,公司成立以來,參與了多項海南自貿港政策首單測試,切實享受到自貿港政策紅利,“我們是全國首單享受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的試點企業,這項政策至今已給企業節約了3億元的關稅,大大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張慧對其他嘉賓表示,“什么時候來都不晚,讓我們一起共同建設自貿港,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海南日報海口10月17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