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開展“支持重點市縣挑大梁”要素保障蹲點服務專項行動——
項目“醫生”真招實策除梗阻激動能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慧
通訊員 蘇軍 尹建軍
“我們的工作就像是項目‘醫生’,走訪項目‘問診’了解、記錄項目的推進問題,再一一‘對癥’梳理協調溝通對接,確保把每個項目的‘病癥’都能解決好,加速推進落實。”
11月17日,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處室工作人員羅鵬、王昊從海口奔赴儋州,準備開始新一周的蹲點服務工作。
為精準賦能要素保障,以要素精準保障破解發展瓶頸,今年9月,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啟動“支持重點市縣挑大梁”要素保障蹲點服務專項行動,安排10名業務骨干組成蹲點服務專班進駐海口、三亞、儋州、澄邁、東方、文昌、瓊海7個重點市縣,脫產蹲點服務4個月。
2個月來,蹲點服務專員穿梭于項目工地、墾區田間、生態修復現場,以“鐵腳板”踏破梗阻,用“真招實策”激活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澎湃動能。
服務專員李曉燁發揮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專業技術專長,通過收集、梳理、分析海口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推進緩慢的具體原因,與海口資規局進行探討交流,提供指導,并跟蹤推進省廳“監督一張網”督辦事項,梳理不動產登記推進慢原因和海口營商環境涉企遺留問題等。
針對澄邁供地審批中存在部門銜接慢、材料反復改的問題,服務專員肖開豪提出推進“提前介入指導+并聯審批辦理”改革,拿地前明確指標規范,審批時打破壁壘同步辦理。
進駐三亞的服務專員張金華、杜亞敏對三亞22個“山水工程”進展滯后的子項目暗訪排查,提出要建立“周督導+排序-約談-整改”閉環機制,打通項目施工力量不足、協調不暢的滯后癥結。
在服務專員王磊提議“清單化管理”,系統梳理閑置土地臺賬,逐宗分析處置難點后,東方市閑置土地處置工作推進進度全省排名提升。
服務專員陳甲勇協助文昌市資規局創新建立“一項目一專員一工期表”制度,為商業航天等重大項目夯實要素保障,并堅持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讓航天發射與碧海藍天交相輝映。
服務專員金志軍協調瓊海市資規局通過8天集中座談,排查重大項目審批、土地供應、存量資源盤活等領域問題40項,已解決7項、穩步推進33項。
“蹲點不是‘走過場’,而是要帶著問題去、盯著難題解。”10名蹲點專員懷揣政策“工具箱”扎根一線,圍繞要素保障、生態修復、民生福祉三大主線靶向發力,讓一個個發展堵點被精準打通。
截至目前,各重點市縣累計解決涉企類、民生類問題超60項,要素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歷史遺留問題有序化解,蹲點服務的力量正不斷激活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澎湃動能。
省資規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南將持續深化蹲點服務,從三個方面發力,推動蹲點服務工作走深走實:一是拓展服務任務,讓蹲點專員既當“服務員”,也當“觀察員”,加強對市縣局領導班子運行情況分析和優秀年輕干部發掘,為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注入活力;二是夯實服務機制,推動蹲點服務專員交流互鑒,共享工作日志、工作小結等經驗做法,提升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強化案例引導,收集基層最關切、最急需的案例需求,編制《基層政策執行案例選編》,讓“蹲點經驗”在更廣范圍開花結果。
(本報海口11月17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