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霞
最近,省商務廳發布全省首批納入《經認定的海南自產貨物企業(貨物)名錄》的企業(貨物)名單,澄邁、保亭、樂東、東方等市縣的4家企業共5種貨物入選。這是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后企業適用政策提前做準備,以便企業第一時間享惠。
經認定的海南自產貨物企業(貨物),是指依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項下海南自產貨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認定辦法》),予以認定的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生產加工并被加工增值備案企業采購使用、納入增值成分的貨物。
“我們正加強跟蹤服務,指導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產貨物企業做好與加工增值備案企業的購銷、測算等工作,全力支持企業拓展更多的加工增值備案企業客戶。”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說。
此前,在《認定辦法》制定過程中,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深入調研島內需求,提出管理框架,在一個月內高效完成了初稿的起草。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全力推動自貿港核心政策制定和優化,推進政策壓力測試和實戰化演練,統籌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先行先試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攻堅克難,勇于開拓,努力為確保自貿港順利封關運作作貢獻。日前,該處榮獲第五屆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深入參與自貿港核心政策制定和優化,全力沖刺封關運作。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積極參與封關相關政策文件的研究起草,推動我省訴求在相關文件中得到充分反映。狠抓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試點落地,解決試點落地難點堵點,推動政策實施范圍由最初的洋浦保稅港區擴大到全島,政策審批權限下放海南省,將備案審核流程由線下轉線上,申報審核時間壓縮60%以上。牽頭制定封關政策實單測試工作方案,組織有關單位和企業開展多輪實單測試運行。
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海南自貿港擴大制度型開放。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大力推動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先行先試措施落地,研究CPTPP等國際高標準經貿協定,推動我省印發先行先試舉措,落實國務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試點任務,30余項試點措施全部落地實施;落實暫時進境修理和再制造產品進口等試點措施,為我國制度型開放提供了“海南經驗”;努力提升海南自貿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擴圍增效,按“三不限”原則加大壓力測試。
“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我們將立足崗位,全力以赴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同時著眼封關運作后發展需求,積極推動海南自貿港擴大制度型開放,不斷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省商務廳自由貿易港改革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