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天涯區緩解季節性消費供需矛盾,滿足冬季“候鳥”人群需求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楠
燈火璀璨映海灣,人間煙火暖民心。11月17日晚,三亞市天涯區紅塘灣畔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是該市公益性“潮汐市場”開門迎客。這是三亞以“政府主導、國企運營、部門聯動”模式打造的標志性民生工程,進一步緩解紅塘灣區域季節性消費供需矛盾,進一步回應群眾的急難愁盼。
據悉,紅塘灣大道建國酒店周邊長期缺乏配套農貿市場,每逢冬季“候鳥”人群集聚,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突出,既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也難以滿足居民對新鮮農產品的品質需求。面對這一民生痛點,天涯區通過深入調研走訪、廣泛征集居民與攤販意見,推出“潮汐市場”。
作為精準對接季節性需求的公益性市場,“潮汐市場”緊扣“候鳥”人群消費特點,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限時運營,如潮汐般“隨季而生、應季而退”,實現了惠民服務與市容管理的有機統一。市場由天涯區鄉投公司與布甫村委會聯合運營,堅守惠民助農、民生公益初心,推出首月免管理費、低保戶免費入駐等普惠政策,既拓寬了本地農產品銷售渠道,又降低了創業就業門檻,讓農戶、“候鳥”群體及困難群眾共享發展紅利。值得關注的是,市場收取的管理費嚴格遵循“取之市場、用于民生、反哺公益”原則,一方面用于聘請本地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實現“造血式”幫扶;另一方面保障市場環境衛生與日常運維,構建可持續運營的良性生態。
市場的平穩有序離不開多部門的協同發力。天涯區住建、環衛、執法、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建立權責清晰、響應迅速的聯動機制,織密“全覆蓋、無死角”的管理服務網絡。區住建局保障照明設施正常運行,筑牢安全經營基礎;區環衛所負責清掃保潔與垃圾分類,守護整潔市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天涯分局強化執法檢查與投訴處置,規范市容秩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天涯分局開展全鏈條監管,保障食品安全與產品質量;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天涯大隊優化交通組織,確保道路暢通。多部門協同實現了“放而不亂、管而不死”的精細化管理,讓市場在“放開搞活”與“規范有序”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在運營時間設置上,“潮汐市場”精準匹配居民生活節奏,分為清晨與夜間兩個時段:5時至9時供應新鮮農副產品,滿足日常采購需求;17時至24時融合美食、休閑、社交功能,打造特色夜間消費場景,為紅塘灣“夜經濟”注入新活力,讓城市煙火氣與海灣風情相映成趣。
天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潮汐市場”的成功落地是城市治理難題的有效破解,更是推進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實踐。下一步,天涯區將堅持“務實功、求實效”工作作風,復制推廣“潮汐市場”模式,持續探索服務民生新路徑,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繪就更有溫度的民生幸福新圖景。(本報三亞11月19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