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君
“看到雄偉壯觀的五指山艦、英姿颯爽的海軍戰士,深深感受到祖國海軍力量的強大。”近日,五指山市市民王女士打開手機里儲存的照片,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內心充滿驕傲和自豪。今年4月,她登上了五指山艦。
此前,海軍五指山艦在海口市秀英港碼頭迎來“戰艦回家鄉”艦艇開放日活動,面向公眾開放參觀。吸引全省各地群眾爭相領略五指山艦的魅力,和海軍官兵面對面交流,掀起雙擁熱潮。
五指山市是瓊崖革命根據地舊址所在地,有著“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光榮革命傳統。近年來,該市著眼于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推進軍地協作深度發展,不斷提升雙擁工作整體水平,先后5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傾心用情
解決官兵后顧之憂
“得益于五指山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我和丈夫不僅結束了異地分居的生活,小孩上學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近日,五指山市的一名隨軍家屬李鐵英感激地說。她再也不用寒暑假帶著孩子往返于遼寧與海南之間。
在接到李鐵英的工作調動申請后,五指山市民政和退役軍人事務局迅速行動,聯系該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為她量身制定安置方案。“在辦理過程中,無論是政策咨詢,還是材料準備等,相關部門都給予了我幫助和支持。”她說。
最終,李鐵英被安排在五指山市第三小學任教,繼續從事教育事業,而她的孩子就讀于五指山的學校。
李鐵英的故事是五指山市著力解決官兵后顧之憂,讓尊崇優待成為可感可及的生動注腳。
安置工作方面,2020年以來,五指山市安置退役士兵22名,安置率達100%;撫恤優待方面,2020年以來,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撫恤補助資金超1300萬元;2021年以來,給予現役軍人和烈士子女入學入托教育優待共49人。2023年,五指山市印發了《五指山市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細則》,進一步優化優撫對象住院補助、醫保繳費補助、年度健康體檢等醫療保障。
五指山市民政和退役軍人事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五指山市還給予重點優撫對象特殊優待,車站、醫院、圖書館、政務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場所均實行“軍人烈屬優先”。同時,每年安排專項經費支持推進“官兵暖心出行計劃”,現役軍人、殘疾軍人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并租用專車接送駐市官兵每周往返海口和五指山。
涌動熱潮
魚水深情代代相傳
9月20日,五指山市舉辦2025年“弘揚抗戰精神,強國復興有我”徒步拉練活動。來自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600余名師生徒步踐行紅色傳承,完成了一場“行走的思政課”。
當日,師生們從朱德亭整裝出發,前往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途中,他們高舉黨旗、校旗,齊唱《團結就是力量》,用腳步丈量革命先輩的奮斗之路。“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真切體會到革命戰士的艱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傳承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學生王宇澤感慨地說。
從校園到紀念園,從書本到實踐,這場“行走的思政課”,讓愛國主義教育“實”起來、“火”起來,為青少年厚植了愛黨愛國的精神底色。
常態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五指山市“雙擁”文化建設的重點。2020年以來,該市累計投入1500余萬元,在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上建起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建立軍地入黨、入伍集中教育機制。駐軍依托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為駐地群眾、學生舉行“軍營開放日”“開學第一課”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另一邊,駐市部隊則聚焦地方發展,支持駐地建設。駐市部隊全力支持五指山市南水及毛水公路改造、飲水工程等項目建設,傳遞濃濃軍民魚水情。駐地武警部隊積極配合駐地加強軍警民聯防聯治,妥善處置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突發事件,維護駐地安全穩定。
(本報五指山11月18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