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法國之行收官
塞納河畔,歌聲架起中法友誼之橋
①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與法國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在巴黎同臺演唱。張航 攝
②中法兩國的孩子在交流音樂。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凱 攝
③合唱團成員在凱旋門前合影。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凱 攝
海南日報巴黎5月11日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凱 通訊員 黃朱瑩)當地時間5月10日,在法國最后一天的行程,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前往巴黎歌劇院、法國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及巴黎音樂博物館參觀訪問,并與法國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開展深度互動,用純凈歌聲與真摯情感詮釋“音樂無國界”的文化共鳴。
當天上午,合唱團前往被譽為“世界藝術殿堂”的巴黎歌劇院。身著傳統黎錦苗繡服飾的孩子們,在恢宏的巴洛克建筑風格的穹頂下,現場快閃演繹了黎族歌曲《小小歌》和苗族歌曲《抓螃蟹》。空靈的嗓音與極具民族特色的和聲編排,讓路過的法國民眾駐足停留,沉浸于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魅力中。
隨后,合唱團受邀訪問法國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這座培養了無數國際音樂大師的頂尖學府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在校園公共空間內,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指揮伊麗莎白上前指導,以“自然之聲”為主題為中法少年們上了一堂音樂訓練課。寶麗聲童聲合唱團的家長還為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每一位成員準備了午餐,大家圍坐一起分享學習生活故事,雙方友誼在巴黎和煦的暖陽里再次升溫。
在參觀巴黎音樂博物館的過程中,合唱團的孩子們通過大量音樂器材、互動裝置感受了法國古典音樂發展歷史。在古典樂器展區,工作人員現場講解了西方豎琴的共鳴原理,引發大家濃厚的興趣。“很多樂器我都沒有見過,我還見到了中國制造的鋼琴,是很有收獲的一次參觀。”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成員高明洋如是說。
行程尾聲,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與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在博物館門前和凱旋門分別舉行告別儀式。兩國孩子互換中國結與聯系方式,五指山第一小學學生黃柯雅向一名法方孩子交換電話號碼:“這是我的聯系方式,希望你能常來中國聽更多我們的歌。”隨后,法方孩子給了她一個熱情的擁抱。清澈的童聲伴著落日余暉,為這場文化之旅寫下溫暖注腳。
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由五指山市水滿鄉6歲至14歲兒童組成,此行參與了“2025中法童聲友誼之橋”活動。五指山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今年又是中歐建交50周年,通過加強雙方之間的聯系,孩子們不僅展示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瑰麗,更收獲了跨越山海的友誼。未來我們期待以音樂為紐帶,架起更多民心相通之橋。”
5月11日,隨著離別的航班起飛,這群來自海南熱帶雨林的“小百靈鳥”們將帶著法蘭西的藝術饋贈重返故土,而他們的歌聲,已悄然在塞納河畔播撒下文化互鑒的種子。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