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緊急搶修和各方支援,2月22日上午海口基本全面恢復市政供水
一場日夜兼程的供水保衛戰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習霽鴻
2月22日凌晨3時,經過連續作業,海口龍塘原水管道搶修完成;9時30分許,海口市基本全面恢復市政供水,比預計時間提前15個小時。
2月21日7時許,海口市龍塘水源廠DN1600原水管道突發泄漏。
龍塘水源廠承擔著海口主城區六成供水,日常由DN1600和DN1400兩條管道輸送至海口米鋪水廠和俊濡水廠,DN1600原水管道泄漏就意味著輸送力量折損50%。
搶修迫在眉睫。海口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海口開源水務有限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增開應急地下機井,加大永莊水廠供水量,調整并網點閥門,縮小降壓供水影響范圍,并啟動應急送水車保障機制,聯動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門調派應急送水車為市民送水,盡可能降低管道泄漏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另一方面,搶修隊伍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海口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高哲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21日早發現管道泄漏后,經現場勘查,發現泄漏點位于鐵龍路段高鐵橋附近,系因管道老化引起,需對這段長度5米、直徑1.6米的管段進行整條更換。
搶修,人、材、機,缺一不可。一方面勘查點位,一方面協調人力、材料、器械,一旦查明泄漏點位,立即趕往現場。
“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不備。優化工序、各工序間無縫銜接是我們能夠比預計時間提前完成搶修任務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材、機及時到位就體現了這一點。”范高哲說。
在埋著原水管道的基坑里,搶修人員連續作業,通宵達旦;在受影響較嚴重的居民小區、醫院、學校等點位,清水一車車送達。
與此同時,支援力量也在不斷奔赴海口。
21日下午,省水務廳統籌指導,海口市委、市政府及市消防救援支隊緊急協調,定安縣、儋州市、文昌市、瓊海市、澄邁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屯昌縣、五指山市等10個兄弟市縣迅速派出消防車與送水車,馬不停蹄地奔赴海口,支援應急送水工作。
“21日接到消息后,我們當天就派出了4輛車前來支援,把水送到了居民小區蓄水池。”保亭支援隊代表李岳霖說。
“我們能夠提前完成搶修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省、市各單位的支持以及各兄弟市縣的支援。”范高哲說,除了大家支援應急送水上門外,各部門在搶修點位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以交警部門為例,搶修點位剛好在一條雙車道的鄉道上,道路狹窄,而管道直徑為1.6米,更不用說挖機等大型機械會占用地方,交警部門果斷實行臨時交通管制,為搶修物料、器械快速順利進場贏得了寶貴時間。
實際上,靠近鄉道、周邊管線復雜等因素限制了搶修作業面,正是此次搶修最大的難點。范高哲介紹,作業面小就意味著無法同時鋪開更多人力。為此,搶修隊伍通過加強鋼板樁支護,力求最大程度擴大作業面,最多的時候能夠允許3組電工同時作業,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一場搶修順序完成,但未來海口如何提升供水穩定性?海口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將加快推進江東水廠和永莊水廠的擴產工程,預計江東水廠產能將增至18萬噸/日,永莊水廠擴產5萬噸/日,進一步增強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本報海口2月22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