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施茶村發展石斛特色產業,走出一條振興新路
兩首民謠看施茶之變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習霽鴻
樸實的村民總是喜歡把心中所想唱出來。要看村莊變化,只要聽村民唱什么就能知道。
提起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過去,人們唱“有女不嫁羊山”;現在,人們唱“綠樹深深白云掛,風景美如畫,四季有佳果,石斛滿樹爬”。
千年古村,風貌不變,民謠卻完全變了樣。這是為何?因為找對了發展路子。
“開出巴掌地,壘石一座山”。施茶村2萬余畝土地,九成以上都被火山巖覆蓋。沒有合適的耕地,村民們只能放棄種植業,另謀生路。“那時候苦哇。第二天要是沒活干,頭天晚上根本睡不著。”回想起那段打零工的日子,52歲的蘇麗妹記憶猶新。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施茶村考察時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總書記的囑托為困頓中的施茶村指明了方向。
村里有什么人無我有的資源?火山巖!經過考察、調研、試種,施茶村當地黨組織最終確定了石斛這一特色產業。
和常規作物不同,石斛剛好適合種在巖石上。火山石斛又因吸收了火山巖中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更勝一籌。
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們紛紛以土地入股,如今打造成1508.6畝的連片火山石斛種植聚集區。另外,村里還積極引入海南勝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使火山石斛不局限于第一產業,形成了科研、組培、育苗、種植、深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產業產值近3億元,銷售收入累計1億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3.6萬元。
蘇麗妹也是以土地入股的其中一員。除此之外,她還應聘上了施茶村火山石斛園的銷售員,每個月有3000元的固定工資,年底還有土地分紅。“快50(歲)了,心里還比青壯年時期踏實。”她笑道。
更讓大家喜出望外的是,總書記的到訪,也讓這個千年古村被大眾所知。
村“兩委”順勢牽頭打造了一條20公里長的火山特色旅游路線,將古村落遺址和火山口及8個自然村串珠成鏈,又打造了火山風情美食街,讓游客不出村就能體驗到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
“生意不用愁。每逢節假日,還要臨時多聘幾個人來幫忙。”闊林農家樂老板、返鄉創業青年洪強說。
他透露,因為村里的旅游業欣欣向榮,已經有30多名本村年輕人和他一樣選擇了返鄉創業。
今年3月,第一屆火山石斛產業發展大會在海口舉行,施茶村黨委書記洪義乾受邀參會。大會提到,將借助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海口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火山石斛產業基地。
“我把這個消息帶回村里,大家都特別振奮。”洪義乾說,“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走特色產業發展道路,我們村明年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本報海口12月17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