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技術創新平臺項目沖出正負零
預計8月主體結構封頂
海南日報訊(記者 劉杰)近日,位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南海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技術創新平臺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工程車來回穿梭,工人打混凝土、拆模板,一派繁忙景象。
“項目于2023年8月25日開工,目前已經全面沖出正負零,正式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中建一局項目技術部經理張曉光介紹,首批樓棟主體結構已完成50%,預計4月下旬首批樓棟封頂,到今年8月中旬全部樓棟主體結構封頂。
據悉,南海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技術創新平臺由中建一局承建,是崖州灣科技城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涵蓋標準評價樓、水產種業創新樓、海洋裝備及信息產業創新樓、海洋生物材料產業創新樓等多個技術創新樓。
“項目團隊圍繞精益建造體系,采取全穿插施工組織方法,消除閑置作業面,創造更多作業面管理。”張曉光表示,通過技術手段、組織管理實現各工序緊密穿插,盡量減少施工中的停歇現象,全面提升建造效率,縮短總工期。
在工程設計方面,項目借助BIM技術,實現設計、施工和運維數字化的虛擬建造過程,形成優化的方案指導實際的建造作業,極大地提高設計質量、減少施工變更率、提升項目可實施性。
據悉,項目建成后將打造“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洋信息”深度交叉融合、相互協同創新的產業技術供給體系,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推動特色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產業培育推廣基地和人才培養高地,增強地方海洋經濟發展軟實力,高質量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