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訊(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劉暢)“政府給的補償合適,搬遷后我們還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11月30日下午,在儋州市排浦鎮黑石村,經過鎮政府工作人員溝通,村民王士秋在征收補償安置協議上簽了字。
排浦鎮瓜蘭、鎮遠和黑石3個村莊位于儋州環新英灣新城起步區建設范圍內。為了完善環灣新城城市基礎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進環灣區域經濟發展,儋州市決定啟動上述3個村莊的搬遷工作,所征收的土地用于建設環灣濱海新區港產城融合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以下簡稱環灣配套項目)。
據介紹,環灣配套項目總投資78億元,是儋洋一體化后目前環灣片區投資和建設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涉及環灣新城路網、城市景觀、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建設內容。未來該片區將引進一大批帶動能力強的高新企業進駐,可為當地群眾帶來大量就業機會。
此次搬遷的3個村莊共涉及安置村民戶數1000來戶,房屋1700多棟,面積1166余畝。土地征收安置簽約工作從今年11月初開始,要求到今年12月底完成80%的戶數簽約。時間緊,任務重,由儋州市委環灣辦、市房屋征收局、排浦鎮政府等部門單位組成的6個征地搬遷工作組隨后進村入戶,開展土地征收安置工作。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截至11月30日晚,已正式簽約223戶,預簽約和意向簽約484戶。”排浦鎮鎮長李壯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一個多月來,征地搬遷工作組工作人員放棄周末休息,每天都扎在村里,給村民講解搬遷安置政策、補償標準等,房屋測量及評估也在同步進行。
正是因為此次土地征收安置嚴格按照“保證被征地村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補償原則,對被征收人進行補償安置,同時還根據簽約時間給予額外獎勵,讓人民群眾惠享儋洋一體化改革發展成果,征收安置工作迅速得到了絕大多數村民的支持。儋州市委環灣辦常務副主任李慈明說:“截至目前,我們征收安置協議簽訂任務完成率已超70%。”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