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流程厚植營商沃土
經濟日報記者 王偉
走進海南海口綜合保稅區,目之所見一派繁忙。在營商局服務窗口,值班長謝梅英忙著接待咨詢投資項目備案情況的企業代表;在中免海南國際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正將一件件免稅商品出庫裝車,送往免稅店。
“‘免保銜接’等政策實施后,通關時間較傳統模式縮短三成,配套倉儲、貨物調撥等營運成本也降低了50%,有效壓縮企業30%的用工及物流成本。”海口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總經濟師仇方建說。
在海關、藥監、商務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海口綜保區率先試點推行“電子標簽”通關、“先入區后報關”、“免保銜接”等系列創新舉措,提高進口、通關入區、配送流轉等環節效率,優化離島免稅品監管服務,促進境外消費回流,助推免稅產業發展。自2020年6月至今年4月,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940.4億元,購物人數2858.4萬人次;共監管“免保銜接”業務5440票、貨值78.35億元。
近年來,海口市充分發揮自貿港政策優勢,通過優化跨境服務貿易開放環境、持續深化制度集成創新等舉措,合力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實現企業運營效率和園區服務質量雙提升。
海口海關、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等聯合優化通關流程,建立“預審材料、即時審批、快速通關”機制,大幅提升通關效率,企業收益率連年攀升。今年前7個月,海口海關共監管暫時進境維修復運出境飛機46架次,保稅維修飛機、發動機、航材貨值336.5億元,同比增長81.7%。
今年上半年,海口綜合保稅區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158億元,增長17.7%。目前已有13家世界500強企業和15家中國500強企業入駐,國際貿易網絡覆蓋全球。
海口國家高新區實行“標準化+非標準化”問題解決機制,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服務模式,解決標準化服務難以覆蓋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此外,園區還積極建立“資源清單”,提醒企業應享盡享、能享快享,不斷加強產銷對接,以菜單式服務助企發展。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