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解碼瓊崖革命火種初燃之地——海口
    2025-04-28 10:00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打印

    解碼瓊崖革命火種初燃之地——海口
    千年門戶 紅色搖籃


    《新瓊崖評論》于1924年1月在廣州創辦。圖為該刊第一期“發刊辭”。

    資料圖

    ■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君窮

    古往今來,渡海來瓊,海口往往是第一站。朝廷來的貶謫客,經常在這里登陸,然后去往四處;中原來的文化也在這里落腳,然后輻射全島。

    國家民族危急的年代,“五四”的吶喊穿透瓊州海峽的波濤感染了騎樓街上的人群,進步報刊在海府地區的學子中被爭相傳閱。當關帝廟內秘密舉起瓊崖第一個黨支部的旗幟,當竹林老宅的12名年輕人選舉產生瓊崖地委,海口便燃起了足以引燃全島的星星之火。

    瓊崖黨組織最初為什么多成立于今海口地區?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走進海口,回望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了解那些用鮮血在孤島書寫傳奇的英雄故事。

    “五四”激起瓊島春雷

    暮春的海南島,空氣中已是燥熱的氣息。1919年5月7日正午時分,瓊崖中學禮堂內,密密麻麻擠進了數百名學生,他們來自瓊崖中學、瓊山中學、華美中學、匹瑾女子中學等不同的學校。

    臺下,學生神色凝重、群情激憤。臺上,來自瓊崖中學的學生代表鄭蘭積宣讀北京學生聯合會通電,一字一句鏗鏘有力,仿佛他捧著的不是幾頁薄紙,而是北平城里滾燙的星火。就在他們接到通電的當天,那位在五四游行中嘔血的海南學子郭欽光溘然逝世。

    “懲辦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廢除亡國的二十一條!”翌日清晨,根據昨天集會的安排,上千名學生從府城列隊向海口進發,這些身著白色斜紋布制服的年輕人整齊高呼著口號,一字一句都是心底抑制不住的悲憤。

    從海府地區出發,青春的身影自城市街巷走向廣大農村,熱血學子擎起的愛國旌旗,驚醒了椰林深處的千家萬戶,反帝愛國的星火在海南島漸成燎原之勢。

    當年5月18日,瓊崖十三屬學生聯合會成立,開始領導全島學生運動;5月底至6月,瓊崖的學生運動進一步發展到抵制日貨階段,并與工人、愛國商人和城鄉人民聯合起來,匯合成一股強大的反帝愛國洪流……

    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而海之南的瓊島,經過“五四”的洗禮,已涌現出一批為追求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新的先進分子,他們從海口出發,在椰影婆娑中尋找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的良方。

    1921年冬至1922年初,一群身懷理想的青年人先后悄然渡海來瓊。他們是中共中央派來的早期黨員、青年團員吳明、羅漢、魯易、李實等,他們以教書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很快,他們便同已在瓊崖的中共早期黨員、先進分子結合起來。他們以《瓊崖旬報》《瓊島日報》和學校為陣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革命思想,并在海口等地舉辦書報巡回閱覽社,把革命書刊送到群眾中。

    海口,是他們活動的主要陣地。1922年上半年,他們在海口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瓊崖分團,在瓊崖學聯和瓊崖青年互助社中積極開展活動,領導和發動青年聯合各界,開展了一場反對日本掠奪西沙群島資源的斗爭。

    馬克思主義在瓊崖的傳播,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活動,為瓊崖共產黨地方組織的建立在思想上、組織上、干部上都做了準備。隨后,瓊崖人民開展支援省港大罷工的斗爭,堅持了9個月,直到罷工勝利。瓊崖工人和各界人民群眾在斗爭中,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共瓊崖地方組織的建立準備了充分條件。

    當馬克思主義書籍傳播到海府地區的各個學校,當進步書刊的字句與碼頭工人的口號產生共鳴,歷史便已在騎樓斑駁的磚墻上,刻寫下屬于瓊崖革命的破曉時刻。


    五四運動浮雕。資料圖

    瓊崖第一個黨支部成立

    1926年初,竊據瓊島的反動軍閥鄧本殷黯然神傷,帶著隨從倉皇登上“司馬懿號”輪船,告別海南,開啟他的逃亡之旅。

    鄧本殷的出逃,得益于國民革命軍南討的勝利。國民革命軍渡瓊給瓊崖革命輸送了大批新生力量。這一時期,共有三批200余名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進入瓊崖開展革命活動。

    首批登岸的是隨國民革命軍抵瓊的,他們主要是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和省農民協會的特派員,以及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返瓊開展工農運動的人員。緊隨其后的是在國民革命軍中工作的人員,如第四軍黨代表羅漢、第十二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王文明等人。最后一批是由全國總工會、國民黨中央黨部各部派遣到瓊崖開展工運、農運、青運、婦運的特派員等。

    這200多人中不少人的軍帽上頂著青天白日徽章,胸中卻懷著馬克思主義的紅色信念。正如南征之際時任廣東團區委書記楊善集對準備過海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所說:“我們的任務是辦黨,公開辦國民黨、秘密辦共產黨,辦農會、婦會、青、工、文教方面的組織。”


    楊善集。 資料圖

    他們這一次來到海南的任務,一句話概括:“明辦國民黨,暗辦共產黨!”于是,他們來到海南后,馬上著手創建瓊崖第一個黨支部。

    1926年2月4日,海口中山路關帝廟,這座習慣了接受信眾香火的古老廟宇,卻走進了一群手拿革命宣傳單的人。關公像前,他們開始了短暫的討論,很快便選舉產生了中共瓊崖特別支部委員會,委員為羅漢、王文明、馮平、李愛春、何毅、符向一、柯嘉予、陳公仁等,羅漢任支部書記。這也宣告瓊崖第一個黨支部正式成立。

    而后,由羅漢分配任務,支部成員被派往全島各地,分頭發展國民黨組織,同時,也努力利用國共合作的政治環境,大量發展共產黨組織,使瓊崖的中共力量得到了較快發展。

    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在國共合作的形勢下,中共瓊崖特別支部通過掌握的陣地,大造革命輿論,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革命政策。他們還迅速建立工、農、青、婦群眾團體,開展群眾運動。此外,中共瓊崖特別支部成立后,深入府海地區和各縣城鄉、機關、學校、團體,發動群眾,開展革命斗爭,在斗爭中發現、培養、吸收先進分子入黨、入團。

    中共瓊崖特別支部成立后的一系列開創性工作,壯大了黨的力量,為中共瓊崖地委的建立,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都做了充分準備。

    竹林深處點燃一盞明燈

    海口市龍華區解放西路竹林里,坐落著一間三進兩間的瓊北傳統民居,房子梁柱用的是印尼坤甸木,屋脊屋檐也都繪著草龍紋飾,不用過多解釋,明眼人一瞧,也能知道這里的原主人非富即貴。


    位于海口市龍華區解放西路竹林里的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99年前的一天,就是在這座宅子里,12名年輕人齊聚,給勞苦大眾帶去新生的希望,給黑暗深重的瓊州大地帶來曙光。

    中共瓊崖特別支部成立以來,隨著群眾運動的開展,馬克思主義在瓊崖的進一步傳播,建立統一領導全瓊革命活動的中共地方組織的時機已臻成熟。

    當時,海府地區是全省革命活動的中樞,開展瓊崖革命斗爭的共產黨人也急需在海口找一處活動場所,籌劃成立地方黨組織。

    有同志找到了愛國商人邱秉衡,請他幫忙想辦法。邱秉衡想到了竹林村里空置的祖宅,于是,他便把這些革命領導同志接了過來,讓共產黨人長期住在這里進行革命活動,并主動承擔起聯絡的任務。為了讓秘密會議地點“一切如常”,邱秉衡還負責在外“放風”,將老宅的堂屋假裝布置成娛樂聊天的氛圍。

    1926年6月的一天,邱宅二進院上房里,中共瓊崖一大成功召開。當時的12個年輕人,包括了11位代表和中共廣東區委特派員楊善集。這11位代表分別是王文明、羅文淹、馮平、許俠夫、周逸、何德裕、李愛春、黃昌煒、陳三華(女)、陳垂斌、羅漢。

    會上,楊善集傳達了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和廣東區委的指示,帶領大家分析了全國和瓊崖的革命形勢,討論了瓊崖黨組織的主要任務,通過了關于職工運動、農民運動、政治工作、軍事工作等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瓊崖地方委員會。

    中共瓊崖地委成立后,全瓊革命活動有了統一的領導,隨后瓊崖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青年學生運動和婦女運動蓬勃興起,瓊崖革命斗爭進入了大革命高潮的歷史時期。瓊崖的大革命運動對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支援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也發展了瓊崖的革命力量,促進了瓊崖人民的解放運動。

    在參加中共瓊崖一大的12人中,最后看到新中國成立的僅僅有1人,他們中沒有出過一個叛徒,沒有出過一個反革命分子,絕大多數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位唯一看到新中國成立的代表是羅文淹,他15歲便投身革命,后被國民黨逮捕,出獄后曾在國統區生活工作。海南解放后回到家鄉從事文教工作。羅文淹一生歷盡曲折,但始終不忘初心,努力實踐自己愛國愛家鄉的赤子情懷。


    中共瓊崖一大會址內景。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瓊山縣委領導武裝斗爭

    1927年6月,在瓊山縣咸來村(今海口美蘭區大致坡鎮咸來村)的羅球橋,一聲槍響打破了這個瓊北鄉村的寧靜。原來是馮白駒指揮武裝人員,截擊了國民黨的一輛收餉軍車,并繳獲了一批武器彈藥和財物。

    這是瓊山縣革命斗爭的第一槍。但就在幾十天前,1927年4月22日,國民黨反動派還在海口制造了“瓊崖四二二事變”,大肆抓捕、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將白色恐怖蔓延到全島,瓊崖革命形勢轉入低潮。

    共產黨人不會被嚇倒。革命危急關頭,中共瓊崖各級黨組織被迫撤到農村。瓊崖地委主要負責人和大部分黨員,在革命群眾掩護下,先后轉移到各地農村,開展恢復黨組織工作,繼續堅持斗爭。

    時任海口郊區農民協會辦事處主任的馮白駒也回到家鄉瓊山縣長泰村,尋找黨組織和革命同志,開展恢復黨組織的活動。6月初,馮白駒在瓊山縣大致坡合群鄉蛟樂坑村,召集陳秋輔和馮裕江等,傳達地委書記王文明關于在農村堅持斗爭的指示精神,并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中共瓊山縣委,由馮白駒任縣委書記,馮裕江負責組織工作,陳秋輔負責宣傳工作。這也是中共瓊崖第一個縣委。

    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使中共瓊崖黨組織深刻地認識到掌握革命武裝的極端重要性。會后,馮白駒、陳秋輔和馮裕江等3人分頭深入到各鄉村,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恢復和建立黨組織,同時,中共瓊山縣委開始組建起自己的農民武裝,用武裝斗爭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屠殺政策。

    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中,涌現出了許多的英雄兒女。如瓊山的杰出婦女代表劉秋菊,1927年10月瓊山縣塔市鄉成立農民赤衛隊時,她第一個報名。她還經常和赤衛隊員一起,破壞公路、橋梁、割斷電線,阻止敵人“掃蕩”。她還組織一支婦女運輸隊,多次把斗爭沒收地主惡霸的物資送給瓊山縣委,成為威震敵膽的“女飛將”。

    一問一答

    今海口地區為什么會成為

    早期瓊崖黨組織的誕生地?

    答:今海口地區成為早期瓊崖黨組織的誕生地,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首先,海口是渡海來瓊的第一站,人員、貨物和文化在此匯聚,使其成為瓊崖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擁有便利的交通和密集的工商業群體,便于革命思想的傳播和人員聯絡。其次,海口聚集了如廣東省立第六師范學校等眾多學校,有大量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學生,這些青年群體中不少人成為了瓊崖黨組織的重要骨干力量。再者,海口作為瓊崖的商貿中心,商業活動發達,有諸多愛國商人為革命活動提供物質保障。同時,海口復雜的社會網絡便于掩護地下活動。(梁君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