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瓊臺書院奎星樓樓前,莫紹德所題的楹聯:法三臺以開基為國儲材廣羅英俊,經百年而再造向離乘運大啟文明。瓊臺書院供圖
如果你到過瓊臺書院的奎星樓,定會注意到樓前矗立的一副楹聯,這是清代海南定安進士莫紹德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所題,彼時他剛被聘為瓊臺書院的掌教,恰逢書院重修擴建竣工,新顏煥發,他心懷喜悅,揮毫潑墨,以楷體自書:“法三臺以開基為國儲材廣羅英俊,經百年而再造向離乘運大啟文明”,并將其鐫刻于石柱之上,流傳至今。
《道光瓊州府志》有載:“莫紹德,字衣堂,謨子。性豪邁,少奉庭訓,長益力學。嘉慶己酉舉于鄉,丙辰進士。辛酉補殿試,授中書,官至員外郎。性耽吟詠,工書翰,尤精辨金石,言論都雅。晚歲歸邑中,修建公廨書院,諸義舉皆力為部署。”
此副楹聯不僅書法遒勁有力,更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上聯“法三臺以開基為國儲材廣羅英俊”,揭示了瓊臺書院開創之初的宏愿與使命——按照三臺之制的布局,即道臺居中、府臺居左、書院居右,形成相輔相成之格局,為國家培養儲備人才,廣納天下英才。
三臺指哪三臺呢?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分巡海南道王錦撰碑《添設瓊臺書院齋舍經費碑記》有載:“謂瓊有三臺,象三臺也,道署居中,府署居左,而設書院于右翼,若龍虎得勝地矣。”這句話的意思是:海南有三個臺,道臺(是當時海南最高權力機構,巡撫的派出機構,分巡道承擔
著維護地方治安、司法公正、監察地方官員等重要職責)衙門位居中間,府臺(此處即瓊州知府,領海南三州十縣,負責瓊州府的民政、司法、稅收等綜合性地方治理事務)衙門位居其左側,而設立瓊臺書院居于其右側,好比龍虎占據勝利之地。
同時,上聯后半段還巧妙地嵌入了書院第一任掌教“林儲英”的名字,表達了莫紹德對前輩的敬意與追思。
下聯“經百年而再造向離乘運大啟文明”,則回顧了瓊臺書院歷經百年的滄桑變遷與重生的輝煌。自公元1705年至1710年間創建至道光元年,瓊臺書院歷經風雨,終得重建擴建,煥然一新。建筑布局由坐南朝北改為坐北朝南。
“離”在易經中是一個重要的卦象,卦辭:利貞,亨。畜牝牛,吉。離卦象征火,表示光明、附著和依賴,可以帶來好運,是一個充滿智慧和啟示的卦象,同時在方位上代表南方。按照對聯的上下聯內容相關、意境相符原則,上聯中“三臺”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下聯中“離”必然也是對應了這一思想。由此推測,此處“離”字一語雙關,既指出書院建筑朝向為南方,又以象征文化昌盛之離卦來寓意書院未來發展前途一片光明。
莫紹德所題的這副楹聯,不僅是對瓊臺書院歷史與文化的生動寫照,更是對其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它見證了瓊臺書院在海南教育文化方面的地位與作用,也成為了瓊臺書院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楊艷紅)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