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破解難題推動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引活水“解渴” 調土地“立足”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7月1日,儋州市人大主要負責人帶領市發改委、農業農村局、水務局、自規局、海頭鎮政府等部門負責人,到儋州市省級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現場查堵點、破難題,傾聽企業訴求,推動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爭建成鄉村振興的儋州新樣板。
海頭地區十年九旱,是儋州市有名的干旱地區,近3年來,干旱加劇。在唯一灌溉水源的紅洋水庫,海南日報記者看到只剩下庫區底部的一汪水,市水務局負責人李猛說:“儲水量嚴重減少,蓄水庫容不到正常的十分之一,已無法抽水灌溉農田。”山雞江小河從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穿過,但海南日報記者看到,山雞江小河已經斷流,河床裸露,附近塘堰干涸。珠碧江是海頭轄區內最長的河流,水量豐富,但沒有興建引水的水利設施,無法引水灌溉。
儋州市引進海南綠翠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近10年來,持續在海頭鎮開發現代農業、種植海頭地瓜;近2年來,開發建設省級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但到目前為止,因為持續干旱缺水的歷史遺留難題無法解決,園區無法大規模種植海頭地瓜,不能帶動當地村民大幅度增收,開發速度緩慢,無活水“解渴”。海南綠翠公司總經理張長輝說:“因為缺水,今年春只種植100畝海頭地瓜,大量租用土地閑置,不能產生效益。”
除缺水外,張長輝說公司仍然租民房辦公,無法建設分揀農產品和粗加工的用房,因為沒有建設用地指標,無寸土“立足”。最近調整儋州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計劃建設30公里長的地瓜生態文化走廊,將種植上百個品種的地瓜,把園區建成特色景觀,打造集地瓜種植采摘、科普展示、地瓜特色餐飲、地瓜文化交流、鄉村民宿體驗、度假康養等一體的地瓜文化旅游體,近期需要建設用地指標100畝。同時,已與村民簽訂租地合同7000畝,但核心區的3000畝租地中,有1500畝插花地,導致開發成本極高。
海南綠翠公司已在海頭先后投資1.6億元,開發海頭地瓜等特色產業。海頭地瓜地頭批發價1斤16元,在成都、深圳等地建立專業線上銷售平臺,賣出好價,先后帶動本地村民262戶、1075人增收。現場查堵點、查找問題根源后,儋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克強說,大企業進駐、大項目帶動,以特色品牌農產品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熱帶農業,推動海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爭建成鄉村振興的儋州新樣板,增加村民收入。政府職能部門要改變作風,加強溝通協調,形成治理合力,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打通堵點,破解企業難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儋州市發改委、農業農村局、水務局、自規局等部門負責人當場出謀劃策,找到解決難題的辦法:盡快開工建設投資1900多萬元的引水設施,鋪設17公里長的管道,從珠碧江引水,解決海頭地區3萬人飲水、5萬畝土地灌溉用水的難題。有關部門盡快依法審批分揀等農業設施用地,迅速啟動村莊規劃編制,調整建設用地指標,解決海南綠翠公司的建設用地難題。海頭鎮黨委、鎮政府及時做好村民的工作,盡快解決插花地問題。
“將形成備忘錄,督促政府職能部門解決難題。”儋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廣英說,將跟蹤服務,徹底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本報那大7月4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