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民在沖泡咖啡。陳先哲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博新
2024年的最后一天,萬寧石梅灣九里書屋邀請到了“歸僑老故事”興隆咖啡品牌主理人吳海民為大家作了興隆咖啡品鑒會的分享。
吳海民帶來了兩款稀缺的興隆野生咖啡豆,并現場沖泡。濃郁的咖啡香氣在書屋里彌漫開來。“每一杯咖啡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吳海民說,作為一位咖啡從業者,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好一杯興隆咖啡。
一杯咖啡,開始一天的生活,又以一杯咖啡,結束一天的勞作,這便是興隆人的生活態度。在喝了50年、沖了20年咖啡后,吳海民依然覺得自己還是這條路上的學生。
A
走出去 對各工藝環節積極創新
吳海民是最早一批做興隆咖啡生產工藝改良的人。
2004年,吳海民創業做興隆咖啡。早期起家,因為產品質量不穩定,咖啡生意一直是虧損的狀態,以半賣半送的形式打開市場,“哪怕有人愿意品嘗,我們都很開心。”
直到2008年,吳海民接觸到了咖啡深度處理,才開始摸索出一些經驗。
一杯咖啡的誕生歷經多個環節。先從樹上采摘生果,再到生豆處理,再到烘焙為熟豆,最后變成粉末沖泡。其口感優劣,生產加工工藝占到六成因素,沖泡制作占到四成因素。要做出一杯好咖啡,首先要做好前半段文章。
提升生產工藝的第一步,是走出去向他人學習。生豆處理方面,吳海民去到印尼學習晾曬工藝。
烘焙技巧方面也勇于創新。羅布斯塔咖啡豆分為淺焙、中焙、深焙三個維度。興隆華僑傳統的炒制往往只關注深焙做法。而吳海民嘗試淺焙羅布斯塔咖啡豆,并且還做純豆烘焙,即不添加任何輔料的烘焙。
“淺焙、中焙十分考驗咖啡豆的品質。”吳海民說,這種工藝下,原始咖啡的口感會被無限放大,就好比吃白斬雞,要的就是原汁原味,食材不新鮮是不敢白斬的。這樣的興隆咖啡,最后喝出來的味道是“干凈、純粹”。
經過每個環節的優化,吳海民的咖啡文章做得愈加完善。他嘗試根據顧客的口感喜好定制咖啡。目前最受歡迎的是中度烘焙口感,能還原咖啡最好的狀態,也最有益健康。因為烘焙咖啡的好口碑,吳海民的名字也逐漸為眾人熟知。
吧臺上展示的不同口感的咖啡豆。陳先哲 攝
B
引進來 為興隆咖啡注入新靈魂
咖啡的故鄉,非洲的原始森林中,存在著超過300種咖啡,經過嚴格的篩選,人類把口感好、產量高的品種帶到了全世界各地。
從1953年開始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23個國家51個地區的咖啡種苗被種植在了興隆,讓興隆咖啡出現了自然變種。
老一輩沒有“單一品種”“血統純正”的概念,在混合種植的過程中,不同地區的豆子在昆蟲授粉時雜交,在采摘后重新用作種苗,最終呈現“一樹多種葉”的奇觀。
上世紀70年代,非洲咖啡專家曾來到興隆喝咖啡。口感獨特的興隆咖啡給專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獲得了很高評價。
2013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做了品種認定,提交的數據最終得到世界咖啡研究組織的認可,中國有了自己的咖啡品種,這種高產量、高品質的咖啡新品種還被命名為“熱研1號咖啡”。到2023年,“熱研”系列通過認定的品種已經有5個。
把國內外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嫁接回來,讓興隆咖啡更好,這是吳海民發展興隆咖啡的執著信念。
吳海民認為,很多國人喝咖啡還缺乏正確的引導。有的人只注重品牌效應和咖啡口感,不太注重咖啡的制作工藝等。殊不知,咖啡的制作工藝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身體健康。
人們最初發現咖啡,就知道喝咖啡對身體的好處,它能軟化血管,促進新陳代謝等。但添加劑過多的一些咖啡產品反而會加劇身體負擔。因此,吳海民總向大家提倡要喝純正的咖啡,去適應它的口感。
C
做出色 背后是華僑精神的傳承
吳海民的家族是興隆的咖啡世家,三代人對咖啡的傳承近80年。3歲坐在爺爺腿上喝咖啡,8歲下地跟著父親種咖啡,吳海民熟知從咖啡種植到咖啡加工,再到咖啡沖泡的全過程。
1947年,吳海民祖輩響應號召,變賣家里的咖啡店,從馬來西亞義無反顧回到了海南島,在興隆開創了新家園。
因為基因里對咖啡的熱愛,老一輩在屋前屋后種起了咖啡,還經常吆喝三五好友支起鐵鍋焙炒生咖啡豆,自給自足。
1957年,興隆熱帶植物園建園,吳海民的父親吳俊是植物園最早的“七元老”之一。各種不同的種苗經他手發往各地。老人家種了一輩子咖啡。
“老一輩只談奉獻,不談回報,這就是華僑精神。”吳海民回憶,每一位老華僑身上都有這樣的精神。父親也從小便教育他懂得感恩,感激這片土地對他們的饋贈,不要向它索取,而是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
20世紀9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興隆的咖啡農戶為了追求作物的高產值,大量改種檳榔、水果等其他作物。咖啡變成了“低端的農副產品”。
“許多人還留著咖啡種植園,是因為這是父輩辛苦傳下來的,真的舍不得。”吳海民和30多個農戶簽了協議,并幫助他們管理,他對一杯正宗的興隆咖啡的理解,是從種植收購開始,到加工工藝等,“都應該堅持興隆本土”。
“21世紀沒有物美價廉,只有物有所值。”吳海民說,咖啡是朝陽產業,興隆咖啡只有做到精品化,才有益于產業的發展,也只有高品質的產品,才會放大差異和保證利潤。
值得慶幸的是,興隆今天的90后新生力量更好學,經常主動向前輩學習,接觸新鮮事物和進行新的嘗試,后輩的加入也成為了產業走向朝陽的一環。
“他們只要愿意,我都會無償提供教學技術等支持。”吳海民說,興隆咖啡不是個人的,是大家的,他和他的家族也只是幾萬華僑當中的一個縮影。
無論將來誰在這個行業多成功,都要不忘來時的路,不要忘記這杯咖啡,承載的是興隆悠久的文化和特殊的情懷。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