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年底收官后,我省將實施“百萬英才興海南”計劃
“才”聚自貿港 激活“雙百萬”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易宗平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趙玉皎回清華園快一年了,但對海南仍念念不忘。
“去年在海南度過了一個溫馨的新年。”原籍山東的她,對海南的向往,不僅是因為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看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前景,“我希望有機會到海南發展。”
機會來了,在北京就能與海南“重逢”——10月25日至26日,海南用人單位在北京招聘時提供逾3000個優質崗位。“有與我專業對口的崗位。”投遞簡歷后,趙玉皎高興地說。
跟趙玉皎一樣,國內多所高校學子把求職目光投向海南。自2022年以來,海南連續四年在省外大規模舉辦“四城同辦”校招活動,推進《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該計劃年底收官后,未來5年將實施“百萬英才興海南”計劃。
那么,兩個“百萬之才”計劃的發展邏輯與現實支撐是什么?
從“十萬人才過海峽”
到“百萬人才進海南”
“我是跟著‘十萬人才過海峽’的浪潮來到這里的,親身經歷了海南的發展。”如今回憶起海南建省之初來瓊闖蕩的經歷,海南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孫慶來感慨不已。作為原創交響合唱作品《啟航-自由貿易港》的作詞者,他把對海南的熱愛之情傾注于詞作中。
海南建省之初,包括孫慶來在內,“十萬人才過海峽”,推動了海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歷史的刻度,因特殊節點而尤為明晰、引人矚目。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必須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此后一個月時間,我省就制定出臺了《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提出30條含金量高的政策。
在人才運行架構上,海南成立省委人才工作委員會;打造全國首個全領域人才評價新標準;率先建立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落實高端人才享受最高15%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省委人才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元化、立體式人才引進培養體系,旨在不斷提升人才引進培養質量,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匯聚四方之才。
從“百萬人才進海南”
到“百萬英才興海南”
盯著表格比對心儀崗位,然后排隊遞交簡歷——這是10月25日,海南籍學子、華北電力大學碩士研究生徐濟彬在“封關拓新局·四城同辦”校招活動(北京站)現場應聘時的情景。他說:“我希望回海南工作,為家鄉核電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此前,海南核電企業通過網絡多次發布招聘專業人才的信息。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說,在“四城同辦”校招現場,更能找準急需的緊缺人才。
“四城同辦”校招活動亮點頗多。
從地域看,我省在不同省份舉辦“四城同辦”校招活動:2022年在上海、武漢、長沙、成都;2023年在北京、廣州、西安、重慶;2024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2025年在北京、重慶、杭州、長沙。四年來,海南近3000家用人單位參與“四城同辦”校招活動,線下線上累計發布約10萬個(次)崗位。
從層級看,“四城同辦”校招活動,每次都是由省委、省政府主辦,由四位省領導分別帶隊,旗幟鮮明地傳遞出海南渴求人才、尊重人才的強烈信號,彰顯海南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決心。
從產業看,“四城同辦”校招活動在不同城市、不同高校舉辦,在于精準引才,緊扣海南“4+3+3”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重點引進“五向圖強”(向種、向海、向天、向綠、向數圖強)新質生產力專項人才。
匯總數據顯示,在“四城同辦”校招等引才平臺支持下,到今年底,我省將超額完成《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正式啟動封關運作后,將實施“百萬英才興海南”計劃,為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強勁的人才支撐。
四海攬才
強化人才建設制度化保障
何為“百萬英才興海南”計劃?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從2026年起,力爭用5年時間,再為海南新增100萬名人才。
對此,在海南從事數字產業的清華大學碩士李慧岷倍感振奮:“海南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航天產業、種業科技和深海科技,是一個充滿機遇、值得期待的大舞臺。”
為讓更多人才在大舞臺施展才華,海南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人才方面的政策,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1”即《海南自由貿易港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N”包括《海南省支持人才發展“授權松綁”清單(2024)》和《海南省省本級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池使用辦法(試行)》。
這些政策內容,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上實行“引育留用”一體化,有助于引導人才創新實干。
今年發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4+3+3”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目錄(2025—2027年)》,明確10個重點產業432個崗位,指導性和操作性強。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涵蓋人才引進培養、人才使用評價激勵、人才服務保障等,將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建設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
省人社廳(省人力資源開發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日趨完善的制度化保障,讓越來越多的人才“相約自由貿易港”。
10月25日,在“四城同辦”校招活動(重慶站)現場,海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與4名求職的醫學博士簽約。在“四城同辦”校招活動(北京站)現場,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程瓊洋透露,他考研前在洋浦工作過一年多,“我很看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前景,打算重回海南工作。”
海南釋放出的諸多利好,正在持續對四方之才產生磁場般的吸引力……
(本報海口10月28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