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首”記
在飛機“4S店”讀懂海南“引力密碼”

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機庫。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自踏進機庫里的那一刻起,便被這座偌大飛機“4S店”繁忙的景象所吸引。場內的熱火朝天和金屬的冷冽質感交織,維修師馬甲工裝的暖色光影與全球航司各式各樣的標識交錯,檢修工具碰撞零件發出的清脆聲響與機器的轟鳴聲交匯……這些瞬間,都拉近了我與飛機維修產業的距離。
緊跟飛機維修師的步伐,我穿梭于各個檢修現場,他們或俯身檢查機翼下復雜的線路,或仰頭調試飛機引擎精密的部件,大家早已汗流浹背,但個個眼神專注。
在這里,我聽到了首單進境飛機維修時令人興奮的創業故事,看到了停機坪上多國航司飛機“排隊”入庫的壯觀景象,更從扎堆而來的境外客戶代表豎起的大拇指里,讀懂了“放心之地”背后的分量和引力。
海南自貿港航空維修產業的“引力密碼”,藏在每一個細節里:是進境維修免保證金的資金松綁,是保稅航材超市里“即調即用”的便捷,是維修師們用匠心打磨的“硬資質”……從“首單變N單”的突破,到“頭回客變回頭客”的信賴,再到“區域圈織全球網”的格局,海南正以開放之姿、務實之舉,在全球航空維修產業版圖上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丁文文)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