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組部選派來瓊掛職干部自貿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組團:
以高水平安全服務保障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宇
近兩年來,海南經歷了超強臺風“摩羯”、臺風“潭美”殘渦強降雨等極端災害的大戰大考,應急救援能力和體系均走上新臺階。
“回顧過往,感慨萬千。”中組部第六批選派來瓊掛職干部自貿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組團負責人、掛任海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的張仁建表示,兩年來,組團聚焦海南防災減災、防汛防風、應急指揮、瓊州海峽、化工園區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組團專業優勢和派出單位資源優勢,從 “小”切入,以 “小”搏大,助力解決海南應急管理體系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短板。
第六批中組部選派來瓊掛職干部自貿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組團由5名成員組成,掛職到任初期,工作中大家深入海南各地,熟情況,找問題,想辦法。
經過三個月的調研,組團成員一致認為: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應急管理領域面臨的最大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瓊州海峽、極端自然災害和化工園區。
圍繞瓊州海峽春運擁堵安全問題,組團成員深入海南海峽辦、海峽輪渡運輸公司、新海港、馬村港等企業單位問診把脈,深入了解瓊州海峽安全風險防范堵點難點,對癥下藥提出對策建議,接續推動實現瓊州海峽南北兩岸通航能見度標準統一為500米,有效緩解瓊州海峽因霧停航的堵點;深入南北兩岸各港口調研,形成瓊州海峽電動汽車運輸安全調研報告,從而推動出臺瓊州海峽電動汽車滾裝運輸作業指南和相關行業規范; 推動編制《瓊州海峽應急能力提升規劃》,形成應急規劃建設任務清單,合力持續完善瓊州海峽應急保障機制等。
提升海南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水平,關鍵還是要提高抓落實能力。組團充分借鑒廣東經驗,下沉指導文昌、瓊海等地防范應對超強臺風“摩羯”及強降雨災害,嚴格落實群眾“100%轉移到位”,實現“摩羯”登陸地文昌“零死亡”,同時 狠抓重點項目建設,省級應急物資儲備中心項目順利完工并按計劃實施“委托代管”。東、西、南、北四座省級倉庫已完成初設并支付征地款按計劃加快推進。
做好三防工作的關鍵在基層,提升村級三防工作能力,是增強抵御臺風、暴雨等災害韌性的關鍵環節。組團成員參與制定《超強臺風防范應對操作手冊》等指導性文件,推進實施海南省村級防汛防風形勢圖編制和歷史典型臺風調查分析等課題項目,建言獻策構建 “村自為戰”“鎮自為戰”三防工作體系;對接協調省發改委編制《海南省災后恢復重建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升規劃》有關事宜,積極謀劃海南省三防基層基礎、應急避難場所等能力提升項目,助力提升海南基層三防工作能力。
海南洋浦和東方兩個化工園區經濟產值超1000億元,其安全水平直接體現著海南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組團成員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接續推進洋浦和東方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整治提升工作,推動兩個化工園區安全風險等級由原來的B級和A級分別提升至D級和C級;推動兩個園區申報和開工建設重大安全風險防控項目,并順利完成省、市兩級驗收,顯著提升危化監管信息化水平。
兩年掛職即將期滿,組團成員一致表示,掛職期間大家全身心投入海南自貿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增強了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能力,以實際行動回應了組織的信任。今后無論在哪里,無論在何崗位,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始終爭做海南自貿港建設最為忠誠的“守夜人”。
(本報海口10月26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