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個月海南入境過夜游客76.16萬人次外國游客占比超八成同比增長31.2%——
Hainan Travel為何這么火?
執飛“三亞?曼谷?法蘭克福”首航航班的德國神鷹航空A330客機。
參加2025年外國博主暢游海南文旅主題創作活動的外國博主在海口騎樓老街采風。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6月26日,第八屆世界廚師藝術薈在三亞大東海廣場舉行,外籍游客在現場品嘗美食。
在三亞市中醫院,醫生為外國游客答疑解惑。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外籍游客在三亞大東海旅游區拍照“打卡”。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惠 實習生 勞蘭婷
如今,在海南的大街小巷,轉角遇見外國朋友已是尋常事,這些不經意的相遇,訴說著海南入境游的火熱。
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一現象——2025年1月至7月,全省接待入境過夜游客76.16萬人次,同比增長31.5%。其中外國游客占比超84%,達64.51萬人次,同比增長31.2%。
為何今年海南入境游熱度顯著提高?背后呈現哪些新變化?又蘊藏怎樣的新機遇?
A
距離更“近”
海南已開通72條境外航線,圍繞客源地,更多航線密集規劃中
7月27日17時許,一只藍白相間的巨型“毛毛蟲”掠過三亞天際。它從德國法蘭克福啟程,經停泰國曼谷,再一路飛到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這架來自德國神鷹航空的A330客機,機身條紋涂裝相當醒目。這是它首次造訪海南,不僅帶來了遠方的旅客,也標志著“三亞?曼谷?法蘭克福”航線正式開通。
這也是海南首條直通歐洲的第五航權定期客運航線,為海南架起一座連接歐亞的“空中橋梁”。
機艙內的游客滿懷期待。
航班還未落地,德國工程師米勒已按捺不住,頻頻向舷窗探頭。他舉起手機,定格下從空中俯瞰三亞的畫面。在他的鏡頭里,這座依偎山水、面向蔚藍海域的城市格外動人。
“三亞的海景享譽世界,一直深深吸引著我。”借著航線開通的契機,米勒首次踏上這片土地。盡管出行前做了攻略,但抵達后發現,海南的風光、人文、服務還是帶給他遠超預期的驚喜。還未結束行程,米勒就規劃著重逢,“或許下一次,我會帶著團隊來做商務考察。”
交通便利是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前提。這兩年,海南入境游持續升溫的消息,總與“航線恢復”“新航線開通”的動態如影隨形。航線越密,全球游客往來海南的流量便越充沛。
梳理海南空中交通網絡會發現,僅今年新增的航線就有:海口?倫敦、蘭州?海口?新加坡、海口?東京、海口?沙特阿拉伯吉達、三亞?曼谷?法蘭克福、三亞?濟南?首爾、三亞?俄羅斯喀山、三亞?俄羅斯圣彼得堡……
航線越密,遠方與海南的距離便越“短”,入境游的門也越開越大。
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國際和港澳臺市場推廣處處長王越川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張世界地圖,圖上釘著數十枚彩色圖釘,每一枚都代表一個海南已開通的國際及地區航點。
“塔什干、阿斯塔納、阿拉木圖……”王越川輕輕點過地圖上這幾座城市說,“我們在中亞已經開設了3條航線。”他轉身接著介紹道:“在韓國這邊,我們計劃再新增幾個航點,像大邱、釜山都在規劃中。預計10月份,馬德里往返海口的航線也會正式開通。另外,白俄羅斯的航線也在推進中。”
航線密集開通背后有怎樣的考量?
“省旅文廳與航空公司、省交通運輸廳、機場集團、各包機商等建立緊密協同機制,客源在哪里,我們就把航線開到哪里。”王越川注視著地圖上空白的地方說,“現在南美、北美還沒有從海南直飛的航線,期待這張地圖早日釘滿圖釘。”
目前,海南已開通境外航線72條,各式飛機載著不同膚色、說著各種語言的旅客來到海南。一條條飛行軌跡,穩穩系住全球的向往與海南的熱情。
B
體驗更多
旅游探親、中醫康養、濱海度假、美食文化體驗……個性化旅游方案“叫好又叫座”
最近,馬來西亞的陳家興來海南享受六天五晚的旅行,行程里藏著他的兩份心愿:一是看看文昌老家的新面貌,二是帶妻子去三亞天涯海角“打卡”。
陳家興這份“探親+度假”的組合需求,被海南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海南康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定制路線產品精準承接——落地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時,英語導游已早早舉牌等候。在導游的翻譯和講解中,陳家興帶著愛人漫步文昌文南老街,一起感受祖輩的鄉愁;徜徉三亞天涯海角景區,在“南天一柱”前留下合影……
陳家興的旅行,是海南入境游產品迭代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像他這樣帶著個性化需求的海外游客走進海南。
如何用有溫度的產品接住全球旅客的多元選擇,成為當下海南旅游從業者的必修課。“現在與以往相比,海南的入境游客需求有很大的變化。”海南旅投副總經理、海南康泰旅游董事長聶晶表示,當前游客需求已從簡單觀光轉向差異化、針對性體驗,消費呈現出鮮明的國別特色。
比如東南亞游客偏愛觀光與特色小商品、美食,俄羅斯游客鐘情濱海度假與中醫理療,不少歐美游客青睞高端濱海體驗及民俗文化活動,韓國游客則聚焦高爾夫運動……
聶晶認為,唯有針對不同客群創新升級體驗、打造差異化服務,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比如,該公司立足海南僑鄉特色,推出“旅游+探親”定制線路;依托本地優質高爾夫球場資源,設計“旅游+打球”高端行程;還開發了溫泉療愈、熱帶雨林探險、康養度假、美食文化體驗等深度游產品。“簡言之,就是為入境游客量身定制個性化旅游方案。”聶晶說。
市場反饋也印證了這一思路的有效性。2025年上半年,海南康泰旅游接待了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游客近2萬人次。
游客數量增長、旅游產品愈發豐富,這些是海南入境游的顯性變化。而消費習慣的迭代、客源結構的重塑,則是入境游背后潛藏的變革。
吳先生在三亞灣一家啤酒店工作,去年起,他明顯感到街上的外國游客多了起來。不少外國人會特意跑到街頭小巷,就為了找一碗陵水酸粉、吃一碗清補涼。“這在過去可是很少見的。”
三亞盛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自2023年起開展俄語市場包機業務,客源地覆蓋俄羅斯多座城市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該公司行政負責人侯江霞介紹,他們每周接到包機航班約26個,游客量約1.9萬人次。
侯江霞分析,這一方面得益于海南旅游業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另一方面是海南多年來在俄語區積累的良好旅游口碑,促使更多游客選擇海南,并升級消費體驗。
除俄語區市場外,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也成為海南入境游的新興增長點。今年上半年,海南共接待哈薩克斯坦游客4.02萬人次,同比增長41.1%。
在東南亞市場,印尼成為今年海南入境游的“黑馬”。據悉,2025年1月至7月,印尼入境海南旅游已超1.8萬人次,其中7月單月入境人次同比激增231.4%,增長勢頭顯著。
此外,港澳地區短途游、周末游趨勢凸顯,進一步提升了海南入境游的熱度。
除了人數的增長,衡量旅游業發展還要看游客的消費質量。從整體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海南入境游客總花費同比增長超78%,“叫好又叫座”的態勢明顯。王越川說:“這標志著海南入境游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為何今年上半年海南入境游市場出現如此顯著的變化?在海南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陳耀看來,海南的自然旅游資源是核心底氣,旅游產品矩陣豐富、服務品質迭代,則進一步提升了海南旅游的“性價比”,“如今更加便利的免簽入境政策落地、國際航線網絡加密,共同托舉海南入境游熱度走高。”
C
“引力”更強
封關運作將大幅降低國際游客來瓊門檻,推動海南入境游開啟發展新紀元
人們決定去旅行時,最初的心動往往來自對目的地的美好印象,在跨境旅游的選擇中更是如此。
但在那些看得見的旅游場景背后,其實藏著許多“臺下功夫”。
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印尼、泰國……今年以來,海南主動“走出去”推介、“請進來”體驗,讓“陽光海南”的口碑遠播中亞、東南亞、歐洲等地。
“目前已有多家哈薩克斯坦航空公司開通了直飛海南的航線。”哈薩克斯坦交通部民用航空委員會國際航空運輸監管局局長阿德萊特·科貝諾夫說,可見海南旅游品牌在哈薩克斯坦很有影響力,期待兩地深入合作。
實際上,海南在2024年就已開始構建全球推廣體系——
2024年6月,海南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哈薩克斯坦等地設立“陽光海南”旅游門店,讓境外游客便捷獲取海南旅游資訊;
今年5月,海南又在吉隆坡、莫斯科、柏林、東京、新加坡、河內、烏蘭巴托等18個境外地區,設立29家海南旅游境外推廣辦事處,常態化開發所在城市的入境旅游市場;
在中國香港的街頭,海南旅游主題叮叮車游走各處,車頭印著“海南·熱帶天堂”,兩側貼著藍天白云、椰樹沙灘的宣傳畫,醒目的配色使其成為移動的海南旅游招牌;
省旅游協會還與聯合國旅游組織簽署備忘錄,依托該組織的全球資源,把海南納入國際旅游重點推廣計劃;省旅文廳則聯合文旅部啟動“陽光海南”主題線上宣介工作,在國際主流平臺和社交媒體上全方位呈現海南文旅魅力;今年新推出的全球旅游推薦官計劃,預計將招聘近80人,以更走心的方式向全球推介海南旅游……
下一步,海南還計劃發放境外消費券,吸引更多境外旅客開啟海南旅游新體驗。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海南入境游也將邁入發展新紀元。
那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省旅文廳黨組書記、廳長陳鐵軍分析道,封關后,海南免簽入境政策范圍可能持續擴大,國際游客停留時長也將相應延長。在航線開放方面,除了加密現有國際航線,還可能新增更多直飛全球主要客源地的航線,大幅降低國際游客的出行門檻,加速推動海南客源市場從以國內為主,向全球輻射轉變。
而挑戰同樣存在。全球旅游目的地競爭日趨白熱化,海南旅游亟須打造具有全球辨識度和核心競爭力的“海南名片”,產業升級需求緊迫,“百業+旅游、旅游+百業”融合發展有待深化。
迎接機遇,直面挑戰,未來,“Hainan Travel”將變得更加流行,而海南,也將成為世界游客“說走就走”的目的地。
(海南日報海口9月8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