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大先生” 當好“筑夢人”
——海南推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綜述
近日,“幸福照相館”公益主題拍攝活動教師節專場在海口龍湖天街舉辦。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封爍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琬茜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來抓,緊緊圍繞“重師德、強素質、優結構、促改革、提待遇”等關鍵環節,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全省教師隊伍實現規模擴大、結構優化、素質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份份文件出臺、一項項措施落地、一次次行動開展……海南自貿港正成為優秀教師施展才能的舞臺,一個個有溫度的育人故事正在瓊州大地徐徐鋪開。
有規模 有質量
師德師風建設成效顯著
躬耕教壇,儋州市那大鎮中心學校教師陳玉霞34年奮戰一線,直面學生“畏難”問題,將抽象知識轉化為生動場景,讓孩子們愛上數學;
扎根鄉村,萬寧市大茂鎮中心學校教師郭娜初心如磐,化身孩子前行路上的“提燈人”,將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鄉里娃”;
守護蔚藍,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柳連續多年深入西沙群島開展海龜生態保護研究,大幅提升中國海龜在國際上的保護地位……
日前,2025年海南省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名單公布,他們是全省教師的楷模,也是全省好老師的縮影。
師者,人之模范也。好的老師,應該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近年來,我省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位,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形成抓規范、樹典型、懲失范的師德監管體系,全面營造良好師德師風氛圍。瓊州大地,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不斷涌現。
自2018年以來,全省教育領域共有150名教師和14個集體榮獲國家級表彰,900名教師和44個集體榮獲省級表彰。
懷揣育人使命,王玲、蔡掬夢等鄉村教師扎根大地,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于赫、高麗娟等思政課教師創新課堂,讓道理可感、觀念可觸、真理可悟;陳印霽、張渤海等職教教師積極探索,讓不同稟賦學生多樣成才……他們如璀璨星辰,照亮學子成才路。
優結構 優配置
教師隊伍建設量質齊升
夜幕降臨,城市地標的大屏幕上相繼亮起“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等標語。網絡平臺上,句句祝福更將節日氣氛“拉滿”,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愈加濃厚。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有專任教師15.4萬人,總體規模與教育事業發展和學生數量相匹配。
既注重量的增長,也重視質的提升。
頂層設計保駕護航——《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高位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等政策陸續出臺,大力支持鄉村教師“優先發展”。
學歷層次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小學、初中、高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分別達64.49%、93.13%、99.09%。全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比達到56%。
創新人才補充機制——2021年以來,全省累計補充緊缺學科教師2.2萬余人;實施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1700余名畢業生返回鄉村學校任教;通過市場化方式為偏遠地區精準引進骨干校長、教師,不斷提高我省農村地區教師隊伍水平。
“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促進教育提質,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我省通過持續完善四級聯動教師培訓體系、構建完善優秀骨干教師隊伍梯隊建設體系、加大基層教育人才培訓力度等舉措,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2021年至今,線上線下培訓中小學骨干教師、校(園)長約26萬人次;省級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2000余萬元,開展中小學教師省級示范研修培訓……一項項務實舉措,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向基層延伸。
今年,全省設立50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遴選121名骨干校(園)長培養對象,遴選1200余名省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一名名優秀骨干學科帶頭人,組成梯隊化人才隊伍。
啟動“上海支持海南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計劃”4年來,累計選派80所中小學(幼兒園)的240名校長及骨干教師到上海市名校掛職跟崗學習……一次次交流研討,為海南打造本土化、特色化精品學校提供樣本。
如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正不斷壯大,為培根鑄魂育新人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增活力 增底氣
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從教
“以前,我們的職稱評定受限制,自從省里打破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的‘天花板’,我便有了更大的進步空間。”海口市瓊山幼兒園教師張連珍如是說。
近年來,我省不斷改進教師職稱評聘制度,在中小學、幼兒園階段增設了正高級職稱層級。受益于此,張連珍順利拿到正高級職稱,還有300多名像她一樣的教師得以獲評。
改革后,職稱評定進一步簡化評價標準,更加注重師德、實績和實踐經歷,改變了過分強調論文、課題、出版專著的傾向,讓教師能更專注于教學實踐工作。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面對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我省直面問題、直擊瓶頸,多項改革齊頭并進,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評價上,建立多元學術評價機制,針對不同學段教師分別制定不同的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制定出臺基層學校教師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辦法,調動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積極性。
配置上,通過提升培訓、轉崗等方式,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盤活中小學教師編制和崗位資源。
保障上,近兩年連續印發事項清單,將原有進校園的70項社會事務精簡為5大類7項,切實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工作負擔。
為了“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承諾,我省持續完善教師隊伍待遇保障,將“保障教師工資待遇”納入對市縣綜合考核指標體系;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及鄉鎮工作補貼,向條件艱苦的偏遠鄉村和長期在鄉村學校工作的教師傾斜……
日前,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尊師惠師工作的若干措施》,為廣大教師送上尊師惠師“大禮包”,用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更多教師能夠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涵養師德師風,提升專業素養,厚植仁愛之心,力爭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海南教育強省提供人才支撐。
(海南日報海口9月9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