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評論員
省委八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海南省委關于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強群眾在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獲得感的意見》,通篇蘊含著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開展經濟建設的重要立場,也是開展社會建設的重要原則,正是我們踐行宗旨意識,高質量建設共建共享、共同富裕自貿港的重要抓手。
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是相輔相成的整體,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總鑰匙”,民生是發展的“指南針”,兩者相互牽動、互為條件。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我們在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切實把握好發展和民生的關系,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增強群眾在自貿港建設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關鍵在于,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有效銜接,在不斷推動民生急難愁盼問題解決中,找準推動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高質量發展紅利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同頻共振、良性互動。
發展是民生改善的前提,需以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補足民生短板,回應民生訴求,歸根結底需要依靠經濟發展成果提供物質保障。高質量發展能夠精準有力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穩穩托起群眾獲得感。因此,要堅持以發展的思維來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加快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力“五向圖強”,因地制宜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加快推進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見效,做好離島免稅、醫療、教育“三篇消費文章”等,做大經濟發展“蛋糕”,為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推動發展成果轉化為群眾生活品質,擦亮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成色。
抓民生也是抓發展,需以民生改善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民生需求在哪里,抓發展的著力點就在哪里。從擴大就業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到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推動教育資源擴優提質,增強醫療服務能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等,帶動上下游產業需求擴大,再到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民生領域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機遇。持續改善民生的過程,就是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過程。為此,要緊貼民生訴求,挖掘出更多有效需求,激活發展新動能,同時,通過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為自貿港建設匯聚更澎湃的動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發展標準上常掂掂群眾心中那桿秤,在發展方式上常想想愿望和效果是否一致,在發展成果上常問問是不是群眾所想所盼,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必將讓民生保障更可持續、自貿港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