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開展小區物業專項整治,創新物業管理服務機制
整治物業管理亂象 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海南日報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慧)近日,在海口市龍華區住房保障中心的監督和督促下,水晶城小區物業企業在小區的信息公開交流專欄貼上了小區年度收益支出公示表。“物業企業愿意公開小區的公共區域廣告收入、水電支出等賬目,我們才覺得物業費不是一筆糊涂賬,繳費積極性也會提高。”小區業主陳封喜說。
小區雖“小”,事可不少,尤其是涉及小區物業管理領域,很多小區的公共收益資金不透明、服務不到位、信息不公開,群眾意見很大。為提高物業服務水平,解決小區業主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公開征集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矛盾糾紛問題,向群眾廣泛征集物業管理服務領域問題和建議。
省住建廳經過匯總整理有效問題建議后發現,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利益等物業糾紛問題反饋較多。對此,省住建廳快速部署開展小區物業專項整治工作,以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為導向,積極統籌強化調度,線上調度與實地指導并行,建章立制與落實部署結合,集中整治與培訓幫扶并舉,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在推進小區物業專項整治工作中,多個市縣主動作為,創新物業管理服務機制。如海口市初步建立多部門協同、信用監管、信息公開等長效機制,為持續規范物業服務市場奠定了基礎;三亞市海棠區成立物業小區法律服務團隊,走入小區做好普法宣傳、公益咨詢,對小區的日常矛盾糾紛提供化解調解服務;儋州市探索建立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監管“紅黑榜”,督促物業企業重視信用、誠信經營。
在省住建廳的指導下,當前,我省18個市縣(三沙市除外)已建立小區物業專項整治工作組織機構,全省共排查檢查小區1221個,核查問題3789個,推動問題整改1635個;排查有公共收益的小區587個,規范公共收益5237余萬元,惠及居民23.4萬余戶。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