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工增值內銷貨值突破90億元,為企業減免稅款7.7億元
政策加力擴圍 厚植產業優勢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6月19日,走進儋州工業園海南歐億家食品有限公司車間,熱火朝天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寬敞潔凈的現代化車間內,數十位工人各司其職,食品加工流水線開足馬力運轉……進口的豬肉,在這里進行解凍、清洗、修整、分裝,然后內銷到全國市場。
“我們進口了5批原材料,貨值300多萬元,減免關稅近20萬元。”不在重點園區內、不是海關高級認證企業,該公司總經理王洪彬直言沒想到能吃上“第一只螃蟹”——此前,他所在的企業率先完成海南自貿港按“三不限”原則進行壓力測試后的首票加工增值業務。
海南多部門聯動加力擴圍實施,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持續釋放紅利,不斷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落地區域從“一域到全域”。2021年7月該政策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落地實施,后逐步擴大至海南島內的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13個重點園區,如今已擴大至海南自貿港全域試點,全島同享政策紅利。
享惠企業不斷上新。從曾經數量較少的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到不限海關AEO企業,更多企業參與加工增值試點、擴大享惠規模。“目前,除海關失信企業外,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已實現對海南省內企業的全覆蓋。”海口海關法規和綜合業務處處長郝純彥說。
落地行業提速擴容。該政策首單落地糧油加工行業,如今已惠及肉類、水產、醫療器械、鉆石珠寶、高性能新材料等各類生產制造企業,為企業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澎湃新動能。
政策引力有多大?一組數據令人矚目:截至今年5月,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累計內銷貨值達90.56億元,已為企業減免稅款7.7億元。
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之一,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稅收優惠幅度遠大于傳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主要適用于原料或成品稅率較高的商品加工貿易。該政策緊緊圍繞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方向和經營主體的需求,推動海南更好聯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加快聚集全球優質生產要素,促進海南制造業發展和產業集聚。
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政策應用“擴圍增量提質”效果日益顯現,享惠品類從糧油擴展到肉類、新材料、海產品等類型,也帶動儋州洋浦形成百億級健康食品產業集群,適用企業數量、投資額、產值連續三年翻番。
從一域“盆景”到全島“風景”,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一直走在加力擴圍提效的路上。創新驅動,審批提速。受益于海南上線的加工增值試點線上申報系統,加工增值試點線下審核轉為線上審核,一網通辦“零跑動”,企業從申報到獲批試點,由以往的2-3個月縮短至18個工作日以內,可以更快更好享受自貿港政策紅利。2024年,全省新增67家加工增值試點企業,內銷貨值同比增長14.3%。
“好政策如東風。”海南京潤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志成說,該公司在全國珍珠加工制造行業里率先拿下加工增值免關稅第一單,進口內銷立減21%的進口關稅。疊加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后,經營成本大幅降低,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該企業今年計劃進口海水珍珠3萬粒,預計可節約關稅成本約255萬元。
既要“放得開”,又要“管得住”。當前,海南正錨定封關運作目標,持續深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政策制度試點,著力在政策制度、業務流程、系統功能、風險防控、機制保障等方面加大壓力測試力度,培育更多享惠企業,加速產業集聚,厚植發展優勢,助推打造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金字招牌”。(海南日報海口6月19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