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與法國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再唱友誼之歌
中法童聲唱“心聲” 文化交流揚“新聲”
當地時間5月9日晚,在法國巴黎,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與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同臺再唱友誼之歌。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凱 攝
海南日報巴黎5月9日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凱)當地時間5月9日晚,巴黎一家歌劇院,來自海南五指山的黎苗童聲合唱團與法國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再度攜手亮相。同時,巴黎“和·韻”中法合唱團、巴黎風雅亞歐音樂交流協會也加入進來,共同以天籟之音為中法文化交流譜寫新篇章。
音樂會在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演唱的《藝術家雅克》的優美旋律中拉開帷幕。隨后,他們唱起《如果我去中國》等歌曲。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身著黎族苗族傳統服飾,與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的純白禮服交相輝映,受到臺下近300名觀眾的關注與歡呼。
當《把五指山唱給法蘭西》的中文與法語版本交替響起時,臺下觀眾自發跟隨節奏拍掌。法國觀眾莫妮卡感慨,這場演出很生動,為促進中法兩國民間友誼起到了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此次特別準備了明代海南先賢丘濬的古詩《題五指山》,以古詩誦唱的形式與法國音樂家馬修合作演繹。
此外,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海林帶著黎族竹木器樂鼻簫亮相音樂會,與馬修的鋼琴演奏一起,把東方古典美學與西方音樂語言完美融合起來。“這正是文化交流的意義。”黃海林說。
文化無國界,友誼再升溫。音樂會上,當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成員在傾情演唱時,臺下的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成員們用節拍回應,并為他們的演出歡呼。
馬修說,這場音樂會,不僅延續了兩國青少年音樂交流的傳統,更以跨越語言與國界的藝術表達,傳遞著文明互鑒的溫暖力量。
音樂會尾聲,中法兩國童聲合唱團以《友誼地久天長》為這場跨越萬里的相聚畫上句點。
五指山市相關負責人說:“每一次合唱都是文明的對話、友誼的延續,我們期待中法童聲合唱,能夠搭建起更多的中法文化互鑒之橋。”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