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囑托
要不斷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努力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提升。保護好運用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持續推進移風易俗。
海南著力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文明花開處處景
去年十月,巴黎寶麗聲童聲合唱團在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演唱。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琬茜
清晨的五指山巔還籠著薄霧,水滿鄉已奏響動聽的“文明晨曲”:垃圾清運車的作業聲從村口傳來,“講文明樹新風”等橫幅標語懸掛在鄉道,村民們熱烈討論著文明積分兌換事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村民的錢袋子有多少,更要看精神文明風貌怎么樣。”全國人大代表、五指山市水滿鄉黨委書記林豪說,近年來水滿鄉抓牢黨建引領“紅色引擎”,執穩“生態筆”、做好“茶文章”、念好“旅游經”,嘗到了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的甜頭。
2024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要不斷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海南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為自貿港建設揚起奮進的精神風帆。
以文明創建的精度標注
繪就美好家園新畫卷
伴著書香,孩子們在水滿鄉鄉村少年宮(水滿中心學校)共讀好書、制作書簽,點燃閱讀“熱”;循著人聲,水滿鄉毛納村的村民們齊聚村內寶山竹屋,通過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讀、令人動容的脫貧故事、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共敘家國情……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我們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宣講、志愿服務活動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群眾主動投身精神文明建設?!绷趾勒f。
水滿鄉的故事并非個例。為著力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提升,海南不斷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織密精神文明宣傳基層陣地網絡,使之成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主陣地”、服務基層群眾的“主平臺”、提升地區文明的“主引擎”。
過去,由于房子舊、管理亂、矛盾多,三亞市天涯區馨海灣小區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新的物業公司進駐后,成立黨支部,發動小區黨員干部共同管理樓棟,不僅一改“臟亂差”的景象,還打造了樓道文化,形成一股文明新風。
“以前的小區吵鬧卻不熱鬧,如今鄰里和睦、矛盾減少,社區環境更加宜居和諧?!本用耜惗锌?。
城市更具“文明范兒”,鄉村遍開“文明之花”。步入樂東萬沖鎮友誼村,村道綠樹成蔭,三角梅爭相怒放,景色宜人?!按迕駛儾粌H自覺打掃門前屋后,還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庇颜x村黨支部委員邱永福說。
從陵水本號鎮什坡村的“世外黎鄉”到三亞崖州區梅西村的“庭院經濟”,從海口石山鎮建新村的“火山奇觀”到文昌東閣鎮天倫村的點“綠”成“金”……一大批村鎮深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老百姓享有景美人和的幸福時光。
為進一步激活“文明細胞”,塑造文明之城,全省上下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建設活動,極大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水平。
以文化資源的深度標注
鼓起自貿港建設精氣神
追著“裝馬匹”巡游,跟著醒獅騰躍,看花神起舞、國風換裝……剛過不久的元宵佳節,海口府城燈光如晝、游人如織,千年換花習俗展現出強勁引力。
由北及南,多元的海南特色文化,正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融入百姓生活,成為可觸可感的精神滋養。
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文化力量的深度嵌入。如何保護好運用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是海南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重要課題。
常年深入一線走訪民族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鄒其國的履職筆記里,不乏對海南黎族傳統聚落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的建言獻策。
去年全國兩會,鄒其國在提案中建議,國家相關部委應大力推動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名錄》轉入《代表作名錄》,使該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具備可行性。
提案出實招,辦理有成效。去年12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成功轉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為世界非遺保護貢獻了“中國方案”,這讓鄒其國感到“成就感十足”。
文化不僅是精神財富,還蘊藏著轉化為經濟新增長點的巨大潛力。
從各類演唱會、音樂節火熱開唱,到音樂劇、舞劇、話劇等節目層出不窮,有看點、有熱度的瓊島文藝,不僅惠及本地百姓,也提升了外地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傳統文化產業煥發新生,新興文化產業提速發展。作為全國率先啟動“游戲出?!痹圏c的省份,海南充分發揮自貿港優惠政策優勢,推動更多國產游戲加速“出?!?。截至目前,我省“游戲出海”共部署262款游戲,游戲玩家分布地區覆蓋148個國家和地區。
以服務供給的溫度標注
精神富足釀出“幸福味”
施工項目現場熱氣騰騰,沖刺“進度條”全力拉滿,開春的海南處處迸發著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
海南省藝術中心(演藝中心)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有序開展鋼筋綁扎、模架搭設等作業;海南省美術館項目總體形象進度已完成15%;全省49個“口袋公園”項目啟動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是一項潤物無聲的文化事業,是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保障。
從全力推進省會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到大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再到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海南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取得顯著進展,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歌舞、小品、相聲、瓊劇、樂器表演……2月21日晚,定安縣定城鎮潭黎村熱鬧非凡。2025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惠民演出活動在此舉行,為當地百姓送上一場視聽盛宴。作為我省一項重要的文化惠民活動,該活動貫穿全年、覆蓋全省,以藝術為橋梁將黨的政策、鄉村振興、文明新風、移風易俗等內容巧妙融入節目,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樣火熱的,還有各地人氣爆棚的“村晚”。據統計,今年海南共有3場“村晚”入選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帶動全省開展52場豐富多彩的“村晚”活動,線上線下惠及觀眾和游客83萬余人次,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精彩的演出不僅豐富了群眾生活,也促進了文化交流。過去一年,海南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與法國童聲合唱團“互訪”,黎錦首次亮相巴黎時裝周,黎苗文化“出圈”走向世界有了生動注腳;美國五大樂團之一費城交響樂團首次來瓊演出,為海南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搭建互通互鑒的橋梁。
文明入瓊州,舉目皆新景。新征程上,海南將牢記殷切囑托,將精神文明建設貫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自貿港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奏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最強音。(海南日報海口3月3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