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在這一背景下,11月1日,由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東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智庫論壇”在海口召開。
論壇設置兩場圓桌會議,分別以“中國—東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與前景”“東盟印太展望與‘一帶一路’中的中國—東盟互惠合作:優先路線圖”為主題,來自中國和東盟各國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圍繞主題進行深入交流。
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表示,過去十年來,中國與東盟各國智庫學者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先后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助力雙方攜手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東南亞樣板。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RCEP研究院院長楊睿表示,以市場為基礎的中國-東盟合作,已經成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動力。
“中國與東盟需通過深化合作不斷推進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方面。”馬來西亞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杰說。
越南中國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范士成提出,越南對與中方的“一帶一路”合作給予高度重視,在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增長,雙方投資合作項目不斷涌現,貿易額逐年提升,體現了雙方經濟的互補性和合作的廣闊前景。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RCEP研究院副院長匡賢明建議,為推進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一體化的多方合作,必須加強溝通、增進共識,加強藍色經濟發展能力建設,盡快取得早期收獲。(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琳)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