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蹴球項目各代表隊積極開展訓練
增強實戰經驗 提升技術水平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暢 黃媛艷
11月11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海南代表隊蹴球項目的運動員正在三亞加緊訓練,通過模擬比賽增強經驗,力爭抓緊賽前時間提升技術水平。
“這項運動想要得分,就要思路清晰,腳下踢得準。教練近期針對我們的弱項進行指導,大家進步很快,相信比賽時能獲得好成績。”海南代表隊蹴球運動員金仕蕊說。
蹴球是用腳踢球的運動。比賽用球為直徑10厘米的硬塑實心球,規則類似臺球,故又稱為“腳下斯諾克”。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蹴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據了解,蹴球的命名,經過了一番考量。它借鑒了中國古代的運動蹴鞠,取“用腳踏球而行”之意。蹴球的比賽場地為正方形,四角設有開球區,中間有一圓圈用于擺戰術球,場地設置頗有“天圓地方”的哲學意味。參賽者腳跟著地,用力蹴球,擊中對方球或把對方球擊出場外得分,參賽選手用腳掌、腳跟控制球,展示了精準的足下功夫。
福建代表隊蹴球項目的4名運動員在福建省福鼎市民族中學進行訓練。該隊教練何國勇說,自己練習蹴球已有20余年,早在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他便代表福建隊參賽。去年他帶領4名隊員參加了運動會測試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海南百姓的熱情淳樸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從9月開始組織隊員集訓,目前大家的技術水平和心理狀態都很穩定。全國的蹴球運動員即將相聚三亞切磋技藝,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何國勇說。
與其他項目熱鬧的賽場不同,蹴球的比賽現場比較安靜,類似于斯諾克,只有清脆的蹴球碰撞聲不時響起,頗有“不敢高聲語,恐驚賽中人”的意味。“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趣豐富,很多人不了解蹴球這項運動項目,希望通過本屆運動會,能讓更多人了解蹴球項目,并喜歡上這項需要智慧與理性的小眾運動。”海南代表隊蹴球項目運動員陳振興說。
(海南日報三亞11月11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