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買茶葉,擔心掉入以次充好、貨不對板的陷阱?隨著大葉茶“信用+監管+溯源”應用場景的推廣,如今在五指山市,消費者只需拿起手機掃描茶葉包裝上的“信用碼”和“產地碼”,茶葉產地信息、種植情況、檢測認證等信息便一應俱全。
“信用+茶葉”,正是信用組團探索“小城市”信用建設突破路徑的一次生動實踐。
2022年11月,張杰、程津慶、高潤恒、胡冰、高成富、宋宇翔等6人響應組織號召,從全國各地奔赴海南,扛起中組部選派來瓊掛職干部信用組團的責任擔當。兩年來,他們與本地干部團結協作,厚植信用根基、深化信用治理、創新信用應用,推動海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讓“誠信海南”品牌越擦越亮。
組團作戰
持續筑牢信用“硬基礎”
“組團式”掛職,關鍵是分工協作,形成合力。
對于信用體系建設這項系統工程而言,“組團作戰”尤為重要:從數據歸集到場景應用,從政府、企業到自然人、社會組織,“信用”二字牽涉面廣、內容繁雜,需要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
正是基于這一背景,組團成員們將個人所長與海南所需緊密結合,分赴省政府辦公廳、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省委金融辦、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省信訪局等單位,在掛職單位發光發熱。其中,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杰與省營商環境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程津慶,擔任組團雙組長。
散是滿天星。他們充分利用各自專業背景,及不同派出單位的資源優勢,從不同切口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各項工作。如掛職省委金融辦的成員高潤恒、高成富,深耕“信用+金融”工作;掛職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的成員胡冰,助力建好“金椰分”平臺。
聚是一團火。他們優化組團工作組織機制,將單組長制調整為雙組長制,建立學習研討和工作研究推進機制,不定期梳理信用建設新問題、新任務,積極開展信用體系建設調研,進一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和協同性。
在信用組團的“組團作戰”下,我省信用體系建設的“四梁八柱”加快構建——
即通過全面推進誠信政府、誠信企業、誠信個人和誠信組織四類主體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等兩大核心機制,持續夯實信用數據、信用應用和法規制度三大支柱,依托全省信用一體化平臺體系,最終實現“誠信海南”整體目標。
“這一簡稱為‘4231’的總體框架,明確了全省信用建設的目標方向、實現路徑和具體抓手,解決了過去信用工作思路不明確、工作不聚焦、重點不突出的問題?!背探驊c表示。
除了“立柱架梁”,信用組團的另一項重點工作是“夯基壘臺”。
兩年來,組團配合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編制印發了《海南省公共信用信息資源目錄》2023年版和2024年版,規定各單位報送的公共信用信息類別、字段標準、對接方式等,并對比研究找到我省數據歸集的差距和問題所在,持續協助夯實“誠信海南”建設的信用數據基座。2023年,海南自貿港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信用數據7186萬條,同比增長108%。
多點開花
不斷豐富“信用+”場景
搭建信用體系的最終目的,是讓信用真正發揮作用。
怎么用?信用+審批、信用+金融、信用+監管、信用+醫療……近兩年來,海南各地各部門在信用組團的協助與配合下,采取“跟跑、并跑、領跑”的推進策略,“信用+”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跟跑’就是全面學習先進省份的經驗,‘并跑’就是學習先進省份經驗的同時,也要干出海南特色?!背探驊c介紹,海南的信用工作起步較晚,但在部分領域也有機會形成“領跑”態勢,如依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在小切口立法方面進度較快。
事實證明,這一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省103個信用應用場景創建完成,“封關運作信用攻堅”配套場景加快構建,其中12個場景入選國家優秀案例。
扎根深處、干在實處,信用組團的掛職之樹,結下的“碩果”不止于此——
推動海口市“紅橙藍”三色審批“信用盆景”擴展成全省推廣的一片“信用森林”;
指導??谑谐晒摻ㄈ珖庞檬痉秴^,實現全省“零”的突破;
推動跨省合作破局,目前我省已與杭州、廈門等6城市實現誠信積分互認;
推動海南在全國率先清單化推進信用監管工作,形成全省監管事項清單與信用修復新模式;
……
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網不斷織密,如今在海南,“誠信海南”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數據歸集持續提升,信用監管擴面增效,各地各部門通過信用破解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難題的意識更加強烈、辦法更加成熟,“信用紅利”正持續惠及各類社會主體。
“不辱使命”——這是信用組團踏上海南時許下的諾言。
兩年時光荏苒,回首過往,組團成員們滿是不舍與期許。他們表示,將銘記這段寶貴的經歷,繼續在今后的工作中關心海南、支持海南,繼續將信用理念運用于新的行業、新的領域,為誠信建設添磚加瓦,也期待著后來人在這片熱土上持續深耕、繼續有為。
(本報???0月29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