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知識產權是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強大催化劑,在改善民生和保護地球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全球加快綠色轉型發展背景下,如何彰顯知識產權、創新和創造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造福人類的核心作用?
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知識產權促進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對此各抒己見,碰撞思想火花。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分論壇致辭中指出,科技創新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希望,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在研發上加大投入。“推動科技創新,需要為創新者、創造者提供一個有利的知識產權生態系統。”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指出,要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需要突出知識產權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知識產權涉及各行各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希望能夠通過知識產權發展推動社會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說,可持續發展是關系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議題,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中國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風電、光伏、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綠色產業蓬勃發展,這背后有很多專利在支撐。
申長雨介紹,中國正在積極建設綠色環保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推進專利開發許可制度落地實施,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的轉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姜培學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建立WIPO GREEN數據庫,為綠色技術的交流推廣提供重要平臺,有利于綠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共享應用,已經成功促成多項與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相關的綠色技術合作。
鄧鴻森認為,要整合各領域的綠色低碳技術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國在技術整合方面有非常強的能力,可以將多種先進技術整合起來,用于醫療、新能源等領域,這種技術整合趨勢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本報博鰲3月28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