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訊(記者 黃媛艷 邱江華)近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入園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水稻研究所以及來自24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在三亞共同宣布成立全球野生稻保護聯盟,并發布全球野生稻研究愿景。此舉標志著野生稻研究進入全新的、更高級別的國際化合作階段,將通過強化國際合作推動野生稻種質資源創新研究,有效賦能南繁硅谷建設。
全球野生稻保護聯盟吸納了來自24個國家的26位相關領域科學家,他們將為解決水稻增產等關鍵問題提供智力支持。聯盟將采用先進的育種方法、數據挖掘和生物信息學工具,充分利用野生種質資源、挖掘新基因,努力將這些資源和其優異基因運用到水稻育種計劃中。
野生稻是寶貴種質資源,在提高水稻產量、改善品質和增強適應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下,因為全球氣候變化、農業病蟲害頻發等因素,全球對野生稻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尤為迫切,需要加大國際合作確保這些珍貴的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為水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全球野生稻研究愿景就是在尊重生物多樣性、促進資源共享前提下,通過強化國際合作推動野生稻種質資源創新研究,為水稻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海南正加快“向種圖強”,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育種創新、境外引種通關便利等領域布局,建設南繁硅谷。中國農科院牽頭在三亞崖州區建設了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目前保存著22種野生稻、1.3萬份野生稻種質資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圃。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