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旅游包機航線、實行免簽政策、分享郵輪蛋糕,海南旅游一步步走向世界
普京盛贊:很多朋友都說海南很美
2017年3月26日,被稱為郵輪中的“女神”的德國“愛達貝拉"號郵輪靠泊在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碼頭,這是“愛達貝拉”首航三亞。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 本報記者 楊春虹
莫斯科時間2007年3月27日下午1時30分,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時任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的陪同下,專程來到莫斯科國際旅交會(ITM)中國旅游展區(qū)。“海南,那就是海南!”一進展區(qū),普京就發(fā)現(xiàn)了那個早就令他神往的美麗海南。普京高興地告訴邵琪偉:“我的朋友從海南度假回來后,都說海南非常好!”翻譯的話音剛落,中國展館就響起一陣熱烈掌聲。
突然降臨的“幸福”,令正在參加展會的海南旅游代表團興奮不已:“俄羅斯總統(tǒng)居然對海南島這么熟悉,一眼就認出來了!”事后說起,當時的代表團成員依然開心和興奮,他們做夢都不曾想到過,海南在俄羅斯的旅游“宣傳員”,竟然是普京總統(tǒng)!
“瘋狂計劃” | 從791人到遠東第二大旅游目的地
1997年,當有著一半中國血統(tǒng)的謝爾蓋·阿烈克桑德勒維奇·張石組織了遠東、西伯利亞和莫斯科的3個地區(qū)的旅行社,一行20人遠赴海南考察旅游時,幾乎所有人給予的都是懷疑甚至不解的目光。
張石的朋友安德烈·伊萬諾夫也加入到這個“瘋狂”的計劃中。
從1997年接待791名俄羅斯游客開始,在張石和安德烈們的堅持下,2004年,海南接待俄羅斯游客首次超過1萬人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
2005年3月,海南在莫斯科舉辦了首次旅游推介會,在當?shù)匾疝Z動。2005年12月25日,俄羅斯洲際航空公司開通莫斯科至三亞的定期包機航線,這是海南與俄羅斯開通的第一個旅游包機航線。2006年,海南接待俄羅斯游客達到8.5萬人次,同比增長192%!海南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2008年,俄羅斯超過韓國成為海南第一大境外客源地。
2017年12月6日,隨著UT725航班(莫斯科—三亞)降落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海南迎來年入境游客量突破100萬人次的歷史性時刻。遠道而來的228名俄羅斯游客,一下飛機就感受到了海南島明媚的陽光。
海南提前3年實現(xiàn)了入境游客100萬人次的目標。2017年,海南接待俄羅斯游客人數(shù)又一次創(chuàng)下了歷史最高水平。
入境免簽 | 比肩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一個當初年接待量僅791人次、且相距幾千公里的客源市場,會在不到20年后成為一個年接待量二三十萬人次的境外第一客源市場。
2000年10月31日開始實施的對俄羅斯等21個國家的5人以上旅游團在海南停留時間不超過15天的,可以免辦簽證從海南入境的免簽證政策,成為海南打開俄羅斯旅游市場的利器。
為了更好地促進海南旅游的國際化發(fā)展,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海南從2000年10月31日起開始實行對外國旅游團免辦簽證政策: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21個國家的5人以上旅游團,經(jīng)國家旅游局批準在海南省內(nèi)注冊的40家國際旅行社組團,在海南停留時間不超過15天的,可以免辦簽證從海南入境。
海南成為全國入境簽證最便利、最開放的地區(qū)。
免簽證政策實施2個月,當年辦簽證的外國旅游團人數(shù)達1366人。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推動實施,辦理免簽證的外國旅游團人數(shù)一年比一年增加,免簽證政策為海南打開一條通向世界旅游市場的便捷通道。
2000年剛剛實施免簽證政策時,海南當年接待的俄羅斯游客僅2100多人。在便利的免簽證政策的推動下,海南在俄羅斯旅游市場一路高歌猛進,2008年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當年海南省接待俄羅斯游客仍超過了17萬人次。
隨后,在2010年8月和2018年5月,公安部批準海南在已有21國免簽證的基礎(chǔ)上,先后又將免簽國家增加到26個、59個。新的免簽證政策,讓更多的外國游客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到海南。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十余年來海南省增加的入境外國人幾乎全部來自免簽團,免簽證已成為外國人來海南的主渠道。
走進歐洲 | 與途易、任我行合作
懷揣著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海南的心愿,海南旅游一步步走向世界。
2000年3月11日,海南首次組團參加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第三十四屆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首次亮相國際旅游交易會的海南,以“海南——中國的熱帶”為主題,令熟悉了中國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經(jīng)典觀光路線的外國旅游市場眼前一亮。這一年,原國家旅游局將海南作為中國度假旅游的拳頭產(chǎn)品推向德國等歐洲市場。
一年后的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令海南國際知名度大大提升,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游客到海南享受陽光、空氣、海水、沙灘,就連芬蘭、瑞典、挪威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旅行商也分別組團到海南踩線。
英國第三大旅游批發(fā)商任我行(My Travel)集團也開始將海南作為其主推的新興旅游目的地。在2007年度“擴張”版圖上,“任我行”增加了倫敦、曼徹斯特包機直飛三亞的假期航線,稱此舉是填補海南入境游的“英國真空”。
同年5月24日,歐洲另一著名旅游公司途易集團在亞龍灣召開發(fā)布會,表示將首次推出“沙灘度假游”產(chǎn)品,其中三亞將是該品牌的首選地。每周將有來自丹麥、挪威、芬蘭和瑞典等國近200名北歐客人赴三亞體驗“沙灘度假游”。
半年后,這家在當時擁有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共3200多個旅游分銷商、100多架飛機、37個地接社和分布在28個國家的209家酒店的世界知名旅游集團,向海南輸送度假客人。2007年,海南接待德國游客超過1.6萬人次,德國成為海南第六大境外客源地。
郵輪造訪 | 海南竹竿舞備受歡迎
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也是國內(nèi)最先分享到郵輪蛋糕的地區(qū)。據(jù)三亞市口岸辦提供的資料,1989年12月6日,巴拿馬籍郵輪“海洋珍珠寶”停靠三亞港,是郵輪造訪海南省的開始。
為了更好地向游客推介海南,也為了豐富客人的郵輪假期,1994年開通海南航線伊始,麗星郵輪就與海南省旅游局在郵輪上推出“海南宣傳月”,展示海南黎族苗族風(fēng)情舞、海南人偶戲,以及海南特色工藝品。
令郵輪公司感到意外的是,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的黎苗風(fēng)情舞大受游客歡迎。瓊中姑娘們在郵輪上大跳竹竿舞的時候,即使是對北上廣的時尚青年而言,國際郵輪、郵輪生活還是距離自己太遙遠的生活。誰都不曾想到,中國會在短短十年之后,就迎來國際郵輪公司的極大關(guān)注。
按照郵輪旅游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郵輪旅游開始發(fā)展;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時,郵輪旅游快速發(fā)展;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時,郵輪旅游市場發(fā)展到高潮。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jīng)超過3000美元大關(guān),達到3471美元,其中,一些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已完全具備了發(fā)展郵輪旅游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海南早早做好了準備——2006年,中國首個10萬噸級的郵輪專用碼頭在海南三亞鳳凰島建成。2006年11月9日,搭載著261名游客的意大利籍郵輪“愛蘭歌娜”號從香港抵達三亞,穩(wěn)穩(wěn)停靠在鳳凰島國際郵輪客運港碼頭。三亞實現(xiàn)了在郵輪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鏈中從“接待港”到郵輪游客“輸出港”的轉(zhuǎn)變。
兩年后的2008年,三亞接待國際郵輪132艘次,同比增長128%,成為當年國內(nèi)接待國際郵輪最多的港口城市。出入境郵輪游客從2007年的6.16萬人次增長到26.27萬人次,同比增長高達326%。而位居第二的上海,當年到訪郵輪為56艘。
為更好地推動郵輪產(chǎn)業(yè)發(fā)展,從2017年開始,根據(jù)《海南省鼓勵郵輪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財政獎勵實施辦法(試行)》,海南將連續(xù)三年對郵輪旅游產(chǎn)業(yè)實施獎勵政策,對選擇海南省郵輪港作為始發(fā)港或訪問港開展運營的郵輪公司進行獎勵;對郵輪公司、郵輪經(jīng)營人及租賃(或包租)郵輪的企業(yè)開辟海南(海口或三亞)母港航線按照航次予以獎勵。
(本報海口11月7日訊)
相關(guān)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
是否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