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為了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近年來,海南各部門及市縣想出了不少新招——
注解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海南各部門、各市縣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正持續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進展
《2022—2023年度海南法院優化營商環境服務自貿港建設白皮書》日前發布。該《白皮書》顯示,我省在網上訴訟服務、區塊鏈司法應用等方面進步較為顯著,破產審判效率有效提升,建立健全國際商事糾紛訴訟、調解、仲裁“三位一體”銜接機制,解決糾紛的時間和成本進一步降低,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新成效。
畫外音
暖心服務
傳遞法治溫度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海南要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是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從法治化的“排名”也不難看出其地位。抓住首要關鍵,海南花心思、下功夫,正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創新體制機制、提供暖心服務,海南打造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既有“法”的剛性約束力,又有接地氣的人情味。開店愁沒人,更愁“人多”——一波接一波的上門檢查讓經營主體“忙不過來”,對此,三亞探索開展“綜合查一次”執法模式,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在保證必要執法檢查工作的同時,最大程度減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做生意怕去法院,更怕打官司——海南某公司經營存在困難,對其而言,訴訟費用和執行費用是筆不小的負擔,在了解情況后,白沙黎族自治縣法院依法依規為該公司減免執行費23400元。這不是個例,得益于海南法院持續降低訴訟費用和執行費用,不少企業和群眾因此減輕了負擔。
如此舉措,還有很多:設立涉企執法工作聯系點、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改革……可見,只要花心思、動腦筋,下功夫、出實招,從影響企業和群眾法治獲得感的痛點堵點著手,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充分保障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力度,也有溫度。如此一來,經營主體的發展信心會更加堅定,市場活力也會進一步迸發。
總策劃:牛曉民
執行策劃:周元 羅清銳 張杰
統籌:李夢瑤
主編:陳奕霖
畫外音:陳雪怡
版面設計:孫發強
技術支持:混知團隊
檢校:李彪 黃如祥
海南日報 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 聯合出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