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增值政策擴大試點首單落地海口綜合保稅區
政策試點結新果
十二月九日,在澄邁縣馬村港,海關關員在查驗加工增值內銷呼吸機。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本報金江12月9日電(記者 劉夢曉 周曉夢 通訊員 郝琳琳 劉廣威 實習生 董雅婷)12月9日,由海南復星博毅雅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加工增值內銷呼吸機在海口海關所屬馬村港海關通關放行,該批貨物享受4%關稅稅率減免。標志著加工增值內銷稅收征管政策正式擴大至海口綜合保稅區,這也是洋浦保稅港區先行先試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擴大試點后首個落地政策。
據海關總署發布,自12月1日起,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保稅港區先行先試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擴大到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試點。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政策作為先行先試的先導政策,備受地方政府和廣大企業關注。
為推動政策落地實施,海口海關加大與海南省商務廳、海口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及相關企業的聯系溝通,做好加工增值鼓勵類產業企業備案、業務儲備等工作。目前,符合條件并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備案的企業已達5家。同時復制了加工增值政策在洋浦實施的經驗,實行“一企一戶”管理、便捷高效的企業申報機制,由企業自主核算、如實申報,對自主核報數據質量負責。海關根據風險分析,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并進一步優化系統,便利企業申報、滿足海關高效監管要求。此外,海口海關還加強政策宣傳解讀,與海口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共同舉辦政策宣講,解答企業關心關注的問題,同時深入企業了解相關加工工序、加工增值情況,指導企業進行加工增值產品申報、區外企業進口報關等,全力保障政策順利落地實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