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穩中向好 穩中提質 穩中蓄勢
海南日報記者 張文君 特約記者 方宇杰
過去一年,東方市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海南日報記者2月1日從東方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了解到,2023年,東方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穩中蓄勢的良好態勢。
在海南自貿港火熱實踐中
彰顯“東方作為”
臨港產業園發展煥發新活力。臨港產業園2023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長15.1%。引進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湘科集團等3家頭部企業并推動項目當年開工,首開區項目從選址到開工建設僅用時3個月。高質量完成《東方臨港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丙烯腈聯合裝置成功投產,東方石化MTBE、華盛PC等產品首次銷往國際市場,全球首個大型碳玻混風機葉片下線,華盛新材料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八所港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八所港總體規劃(2022—2035 年)》獲批實施,5萬噸級航道維護疏浚工程完成建設,10條集裝箱航線穩定運行。八所港2023年全年貨物吞吐量1691.64萬噸,排名全省第三。
東方機場前期工作取得新進展。完成機場選址、航空貨運等“一主兩副十輔”報告研究,《東方機場選址報告(審定稿)》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并已進入相關審批程序。
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
積蓄“東方力量”
旅游業穩步發展。文體IP加快塑造,環島旅游公路東方段建成通車,海南花梨谷文化旅游區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振興賦能計劃生態振興典型案例,俄賢嶺“海南小桂林”獲評海南“十佳”網紅打卡點,魚鱗洲等景區入選文旅部“一起去村游”線路。東方大劇院加入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村BA”籃球超級聯賽解鎖“流量密碼”,網絡傳播量達2.6億,帶動旅游綜合收入1.52億元。
現代服務業提質蓄能。紫金礦業全球銅精礦配送中心項目即將開工,大型外貿物流企業實現零的突破。服務貿易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外貿吞吐量450.49萬噸,排名全省第二。
高新技術產業多點突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項、省級科技項目3項,科技型中小企業增至38家,新增“種子”企業、“瞪羚”企業3家,海南中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我省唯一入選第十一批國家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的企業。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加速發展。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加快建設,五大作物應用技術試驗核心示范區全面建成。南繁制種面積達9萬畝,產出的種子可服務全國水稻大田種植1200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鱷魚特色養殖基地、4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1個國家級水產良種場。“東方味美”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在深化改革創新中
激發“東方活力”
重點領域改革亮點紛呈。海南首個線上黃花梨樹不動產產權證交易平臺投入使用,交易額突破200萬元。政府拖欠款項快查快辦機制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模式,入選省營商環境正面典型案例。水投集團掛牌成立,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逐步優化。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零跑動”改革,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達2158項,可在線辦理事項1875項。在全省推動規上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中,東方滿意度評價在A類7個參評市縣中排名第二。新增市場主體12989戶,同比增長37.31%。
搶人才、搶招商成果豐碩。東方市人民醫院獲批設立海南省院士團隊創新中心,海南中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獲評海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和省級專家服務基地。新增各類人才超5500人。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簽約項目25個,總投資達117.99億元。
(本報八所2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