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創新推出“踏勘前置”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現場“提前看” 審批“提速跑”
海南日報記者 葉媛媛 通訊員 毛景慧
“過去辦理取水許可證,需要先完成防洪評價,等完成批復再遞交到窗口,之后才進行現場踏勘,過程耗時較長。”近日,定安潤豐礦業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丑亮到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申請辦理取水許可證審批,一項“踏勘前置”服務引起了他的注意。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核心任務。今年以來,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需求,大膽探索新形勢下現場勘驗工作新模式、新辦法,推出“踏勘前置”新機制,讓辦事企業少走“彎路”,大大節省了企業時間和經營成本,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踏勘前置”機制改變了以往資料必須齊全才進入踏勘程序的做法,在材料缺項情況下,審批部門可針對投資較大或涉及整體布局、場所分區、面積處理等后期整改難度大、成本高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依申請提前介入踏勘環節,允許申請人邊準備申報材料邊走踏勘程序。
“在核查過程中,我們會將要點和注意事項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整改意見,確保申請人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能拿到審批結果。同時,對不符合條件的情形,我們及時提出建議,方便申請人判斷他整改后是否繼續,或者是停止投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劉冰說道。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丑亮申請了“踏勘前置”服務。沒想到當天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就派出工作人員,到項目現場進行踏勘,并很快協助企業完成了下一步取水許可事項審批。
“將踏勘環節前置,大大減少了我們的辦理時間。”丑亮笑著說。
同樣享受到“踏勘前置”服務的,還有定安定城龍濠派對歌舞俱樂部的何俊燕。“五一”假期是企業的盈利黃金期,該俱樂部迫切希望趕在節前開業,并于4月27日申請從事歌舞娛樂場所經營活動審批。
劉冰介紹,為幫助企業盡快辦理相關手續,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在企業材料不齊的情況下,依企業申請在當天提前介入,完成現場踏勘,并同步對事項申報材料做出一次性告知,確保辦理企業在材料齊全、踏勘通過的情況下,直接申報即可在第一時間拿證。
4月29日,該俱樂部將材料備齊提交后,當場領證,如期開業。
據了解,截至目前,定安共有50個高頻審批事項被列入“踏勘前置”機制服務清單。其中包括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民辦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學校(班)的設立,游藝娛樂場所變更審批,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等。
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勘驗前置”機制的推出,將服務型機關從事中干預改為事前介入,從被動坐等服務到現在主動靠前服務,大幅縮減了踏勘環節時長,提高了審批效率,同時也為企業群眾節省了時間成本和開業成本。
劉冰表示,下一步,定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將以“陽光服務、高效便民”為宗旨,對標先進、加快創新,持續推進行政審批領域的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的標準化、便利化和規范化,全力打造“定安窗口”的形象名片,助推定安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本報定城6月23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