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琳
便捷、快速,跨境資金流動更自由。
今年5月過后,吸引國內外跨境企業來海南自貿港投資的理由又多了一個,那就是5月6日正式上線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以下簡稱EF賬戶)。
“EF賬戶的上線,根本目的是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實體經濟發展,推動實現高水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以下簡稱人行海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副局長謝端純表示。
對海南自貿港來說,EF賬戶是封關運作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是海南自貿港逐步推進金融開放,特別是在跨境資金的自由便利流動方面的一項制度安排。
EF賬戶的上線,標志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向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該賬戶最大的優勢就是賬戶資金“跨一線”可依法自由劃轉,“跨二線”可在同名賬戶間、在額度內自由劃轉。
人行海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自貿港內企業使用EF賬戶辦理資金跨境收付是非常便利的,比如,辦理經常項目跨境資金收付,憑收付指令即可辦理;辦理證券投資以外的資本項下業務,不受投注差外債、全口徑跨境融資、境外放款相關額度和審批限制,也無需到外匯管理部門開展前置業務登記、備案或開立專戶。
那么,EF賬戶的上線會給哪些企業帶來助益?“‘走出去’對外投資的企業、‘引進來’的外商投資企業、有外債需求的企業、有境外放款需求的企業、有跨境貿易投融資需求的企業和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企業,都可以通過EF賬戶,高效便捷地辦理業務。”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交易銀行部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境外個人也可以開設EF賬戶,這對于來海南自貿港的境外高層次人才,以及來海南自貿港投資創業、工作、求學的各類境外人群都更加方便。
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國際部總經理路永玲認為,EF賬戶的上線,會吸引更多有跨境業務的優質企業來海南,也能間接帶動海南金融業務的多元化,助力優化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
EF賬戶上線以來,各相關部門在省內外大力推介。
以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為例,該行在EF上線3個月時,就已經舉辦面向25家境外機構和4家境內分行的EF賬戶線上推介會,提升跨國集團客群的綜合服務能力,此外先后舉辦12場EF賬戶客戶推介會。
海南省以及海口市政府相關部門也分別到北京、湖南、重慶等地舉行EF賬戶的推介。在重慶推介時,諸多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通過EF賬戶的推介,對海南自貿港的投資機遇有了更深入、直觀的了解,認為海南利好政策和區位優勢能夠為廣大企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當然,已有不少企業享受到EF賬戶的便利,EF賬戶上線當日就有34家企業開立EF賬戶,截至11月30日,全省10家試點銀行共開立EF賬戶主賬戶超過120個,其中,在海南自貿港注冊的企業開立EFE賬戶57個,境外機構開立EFN賬戶66個。
作為已經充分享受到EF賬戶便利的企業,建發(海南)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煜斌認為,“EF賬戶下,跨境資金結算更加迅速,此外,我們還可以選擇離岸人民幣匯率進行結算,匯率的自主選擇可以為我們節約不少成本,EF賬戶的上線運行對我們企業非常利好。”
數據顯示,自今年5月6日上線至11月30日,全省EF賬戶發生收支折合人民幣529億元,其中,跨一線收支396億元,跨二線收支133億元,業務品種涵括跨境貿易結算、即期遠期結售匯、外匯買賣、貸款、貿易融資、境外放款、外債、外商投資等多種場景。
人行海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人行海南省分行將繼續開展自貿港內銀行機構上線EF賬戶的驗收評估工作。按照“成熟一家,上線一家”的原則,繼續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銀行上線EF賬戶。此外,也將做好對銀行的政策指導,在合規范圍內加大EF賬戶服務及產品創新力度,更好地滿足自貿港內合格經營主體跨境貿易投資需求。
與此同時,人行海南省分行也將繼續指導試點銀行開展EF賬戶政策宣介,擴大EF賬戶政策知悉面,并加強業務監測,有效防控EF賬戶發生資金跨境流動相關風險。
(本報海口12月15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