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引流 精準營銷 業態創新
三亞多維繪就旅游發展新圖景
九月四日,麗星郵輪“領航星”號抵達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這是“領航星”號首次訪問三亞。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日前,游客體驗三亞·亞特蘭蒂斯舉行的海洋狂歡盛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日前,韓國某旅游團走進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游區,體驗熱帶雨林游。資料圖
9月4日,麗星郵輪“領航星”號抵達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圖為外籍游客抵達三亞時揮手致意。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艷玫
剛剛過去的暑假,來自各地的游客不僅沉醉于碧海藍天、陽光沙灘,還深入體驗了三亞日益豐富的旅游場景:從沉浸式的民俗文化展示,到便利舒心的消費環境,多元業態正共同塑造著三亞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的獨特魅力。
今年來,三亞以航線拓展為牽引,實施精準客源引流,加速產品與服務創新,推動旅游市場從“季節依賴”向“全時繁榮”轉型。當前,三亞客源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韌性不斷增強,發展可持續性提升,正逐步構建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相匹配的旅游產業體系和服務能力。
A
織密空中動脈 煥發入境游市場新活力
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一撥撥走下舷梯的國際旅客,紛紛舉起手機對準航站樓上“三亞”二字,將這份初見的驚喜定格成永恒;
在cdf三亞國際免稅城,各大國際品牌柜臺前人頭攢動,外幣結算的提示音此起彼伏,與國際游客挑選商品的身影相映成趣……
今年以來,三亞入境旅游市場暖意漸濃、勢頭向好,越來越多境外游客循著向往而來。三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提供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7月,三亞接待入境過夜游客55.85萬人次,同比增長47.65%;過夜旅游外匯花費46892.59萬美元,同比增長76.69%。
境外游客數量與國際航線開通呈顯著正相關。一條條國際航線,就像一條條迎來送往的“空中動脈”為三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國際客源。截至目前,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運營航線161條,其中國內航線12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35條;通航機場108個,其中國內機場82個,國際及地區機場26個。
特別是“法蘭克福?曼谷?三亞”海南自貿港首條直通歐洲的第五航權定期客運航線的開通,強化了三亞面向歐洲客源市場的直通能力,也為東南亞旅客前往三亞提供了便利,提升了三亞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可達性和吸引力。
三亞將持續加密和拓展國際航線,今年10月計劃開通三亞往返白俄羅斯明斯克、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國際客運航線。目前,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正加緊建設中,項目主要建設T3航站樓、換乘中心以及停車樓等相應配套設施。項目投用后,將進一步提升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綜合運行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
其中,T3航站樓建筑面積為12萬平方米,構型為一字形集中式布局,建成后將承擔國內旅客運輸功能。“T3航站樓混凝土以及鋼結構已實現封頂,航站樓幕墻、機電完成90%,精裝修完成過半,計劃2025年底完工。”中建三局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精裝設計技術負責人肖凡凡介紹。
B
創新營銷矩陣 持續優化國際客源結構
依托現已開通的國際航線這一“黃金羅盤”,三亞以“航線通、營銷達”為行動準則,持續推動航旅市場協同發展。針對不同國際客源市場的文化特征與消費偏好,三亞系統策劃并落地了一系列高效精準、定制化的海外營銷推廣活動,全面增強在國際旅游市場中的品牌影響力和消費吸引力。
“三亞不僅以蔚藍的海水、細膩的沙灘和溫暖周到的服務迎接韓國游客,更以便利的免簽入境政策贏得了眾多青睞。這里豐富的旅游業態,如潛水、沖浪和高爾夫等,都極具魅力,令人流連忘返。”首爾特別市觀光協會會長趙泰淑在考察中感慨。
韓國是除俄語地區國家之外三亞最大的入境游客源市場,為三亞輸送大量優質客源。今年以來,三亞進一步加大對韓市場營銷力度,先后組織多批韓國重要旅行商、媒體及行業協會代表來三亞考察。代表團不僅親身體驗了三亞的高端酒店集群、國際化旅游服務設施和特色文旅項目,還深入了解了本地民俗文化和自貿港建設新貌。
除線下定向開拓之外,今年三亞市旅游發展局與全球知名的在線旅游及休閑體驗預訂平臺Klook達成合作,聚焦香港特別行政區等重點客源城市,推出以三亞度假為核心的主題推廣活動。雙方結合當地消費者的決策習慣,創新利用專題頁面、精準廣告投放和社交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推出“1.5小時飛抵度假天堂”等定制化旅游產品,有效觸達目標人群。據了解,該活動實現了超640萬次的品牌曝光,并帶來超過百萬元人民幣的直接銷售額。
當前,隨著海南全島封關運作進入倒計時,三亞將進一步通過持續拓展國際市場和構建更具韌性的消費體系,為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在入境游市場方面,三亞市旅游發展局將圍繞“走出去”和“請進來”雙線推進,聚焦重點客源市場實施精準營銷,并借助國際企業、協會等多方平臺深化與全球旅游業界的合作。
“一方面,我們積極推動2025年三亞境外推廣(東南亞站)、世界航線發展大會等重點項目落地,與省旅文廳一起參與俄羅斯國際旅游展及海南系列推介活動,全方位展示三亞旅游資源,拓展航旅資源和國際客源市場。另一方面,我們加強與亞太旅游協會等機構協作,共同籌備2025熱帶濱海城市交流活動,并積極支持第十屆三亞國際文博會,持續提升三亞旅游的國際吸引力。”三亞市旅游發展局黨委書記吳小琳說。
此外,三亞市旅游發展局還將深化與境外OTA平臺的合作,聯合開發主題旅游線路,強化線上線下營銷聯動,推進與俄羅斯國家航空等機構的聯合推廣,持續鞏固和提升重要客源市場的規模與質量。
C
產品服務兩抓 提質升級全域消費動能
三亞正以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為核心,多項創新舉措接連落地,逐步構建起更具韌性與活力的產業支撐體系,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提供堅實保障。
近日,三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在已實施的潛水教練員“一人一碼”制度基礎上,啟動全市潛水教練員星級評定工作,通過建立科學的星級評價體系,進一步規范潛水旅游市場,推動行業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提升服務質量與安全水平,助力三亞潛水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星級評定首站評審在蜈支洲島旅游區舉行,持續至8月31日,覆蓋百福灣、亞特蘭蒂斯水世界、亞龍灣海底世界、大東海、西島等全市13個重點潛水場所。由潛水行業資深人士、企業代表、媒體記者及社會監督員組成的評審小組,創新采用“現場檢查+沉浸式體驗”雙軌考評模式。評審小組組長張令俊介紹:“雙軌模式就是要跳出‘紙面打分’的局限,在真實服務場景中檢驗教練員的綜合能力。”
具體來說,在現場檢查環節,聚焦教練員裝備操作規范性,從氣瓶壓力校準、面鏡密封性測試到安全須知宣講,逐一對照標準核查流程細節;以游客身份體驗時,則重點觀察教練員的服務適配能力——包括是否根據游客緊張情緒調整引導節奏,面對嗆水、耳壓不適等突發狀況時,應急響應是否及時、處置是否專業。
針對旅游市場中存在的“白天旺、夜晚淡”等結構性短板,三亞提出以業態創新和精準引流為抓手,延伸消費時段、拓展消費場景,著力構建“全天候、全時段、多業態”的旅游消費新格局。包括三亞·亞特蘭蒂斯等一批高品質夜間消費集聚區快速成長。它們不僅承接了白天觀光客群的延伸消費需求,更通過特色餐飲、文化體驗、休閑娛樂、濱海夜游等多元業態。
“我們明顯感覺到,這兩年三亞的夜晚更好玩了,演出、夜市、燈光秀選擇很多,不再是看完日落就回酒店了。”來自廣州的游客錢丹表示,此次五天四晚的行程中,她與家人連續兩晚選擇了夜間演藝和夜市體驗。
接下來,三亞市旅文局將持續從游客體驗出發,依托“三亞放心游”打造旅游誠信體系,采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新、優化交通體系、整治環境衛生、開展大培訓等措施提升服務水平;研究制定一系列旅游服務“三亞標準”,持續提升旅游綜合服務能力。同時,緊盯涉旅輿情、涉旅安全等重點問題,不斷加強旅游市場監管,通過完善旅游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健全旅游投訴處理機制等措施,嚴厲打擊旅游亂象,開展全市專項整治行動,讓放心游三亞深入人心。
(本報三亞9月4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