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破解蔬菜購銷兩難,想方設法保障居民生活所需
居民手機“云下單”低價菜包送上門
①8月11日,在三亞市天涯區群眾街社區敬群巷,社區工作人員將蔬菜包送給居民。
②8月12日,海口市的快遞小哥騎著電動車穿梭于街頭巷尾,為居民送去急需的生活物資。
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③8月11日,民兵程賢雙為三亞市天涯區群眾街社區的居民送去生活物資。
④8月11日,在三亞市天涯區群眾街社區,民兵與樓上居民對喊核對訂單信息。
本組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見習記者 王程龍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周月光 徐慧玲
“大家趕緊采收,我們可以賣菜啦!”8月11日上午10時,三亞市三川葉菜農民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明富高聲催促種植戶,他面前堆著200多包已經分揀好的蔬菜包。
三川葉菜農民產銷專業合作社是三亞市“菜籃子”基地之一,面積500多畝。此輪疫情發生后,由于交易市場暫時關閉,種植戶生產的蔬菜無法銷售。
種植戶張光明種植蔬菜7畝,其中2畝空心菜已經到采摘期。“再不采收就要爛在地里了。今天早晨聽說可以賣菜了,我們趕緊采收,現在已經采收300多斤了。”張光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記者看到,已經分揀好的蔬菜包里有5種蔬菜,包括空心菜、小白菜、菜心等。種植戶把各種葉菜分揀裝包后過秤,一包菜10斤,價格是30元。
“不用去市場交易,我們直接運到訂菜的小區門口。”蔣明富把手機打開,給記者看他微信群里的訂單——
吉陽區海螺西路海螺花園小區北區73包、吉陽區迎春路司法局門口10包、桶井市仔村(桶井小學對面)10包……
將基地里的菜直接送到各小區門口的法子,是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陳秀壇想出來的。
作為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負責人,陳秀壇在疫情發生后就被抽調到一線抗疫,同時他還兼顧“菜籃子”保供工作。
“昨天我和市發改委有關同志商量,有沒有辦法讓種植基地與各小區直接對接?我們試著向部分小區發布了種植基地蔬菜生產信息,沒想到效果很好,一傳十十傳百,當晚就收到200多個的訂單。”陳秀壇說,11日下午,三亞市多個蔬菜種植基地開始復制這個辦法。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交通運輸也是個難題。8月11日,三亞市農業農村局多方協調,給三川葉菜農民產銷專業合作社快速辦好了保供車輛通行證。
當天20時,記者與蔣明富視頻通話,他站在成堆的菜包中滿頭大汗指揮裝車:“今天賣出去6000多斤菜,下午又收到很多訂單。這下種植戶不愁啦!”
(海南日報三亞8月12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