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擔起新的歷史使命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評論之三
■ 本報評論員
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賦予海南新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擔起這一新的歷史使命,必須緊緊抓住制度創新這個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指出,“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支持海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這為海南深化改革開放注入了強大動力。我們要抓住機遇、擔當使命,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多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帶動全國改革步伐。
制度創新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也是海南把握戰略機遇、扛起歷史使命的重要途徑。“4·13”以來,海南立足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把制度創新作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推動“1+N”政策體系全面落實,滾動實施先導性項目,相繼發布6批71項制度創新案例,商事登記“全省通辦”等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率先實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市場主體活力顯著增強,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特別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后,省委緊扣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大使命,第一時間形成《中共海南省委關于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決定》,從制度層面謀劃全省未來工作,突出體現制度創新的全面全域、系統集成。我省生態文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形成系統制度設計,省域“多規合一”、農墾、司法體制等多項改革的基礎性制度體系已經形成,海南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呈現生機勃勃的嶄新局面。
注重制度創新,依靠制度創新,加快制度創新,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海南改革開放的歷史傳承。30多年來,制度創新已融入海南的血脈,成為海南改革開放的核心動力。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黨中央賦予海南改革開放新的歷史使命。我們應覺使命光榮、當知責任重大,積極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按照國家發展新要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開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發展提供豐富素材和鮮活經驗。
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探索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是我們推進制度創新的目標所在。相比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階段制度創新的特點之一是系統集成的分量更重,對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的整體要求更高,因而對國家改革開放的意義更加突出。加快推進海南各方面制度創新,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把大膽改革探索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敢于較真碰硬,勇于破難題、闖難關,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頭;要突出整體思維,把取得重點突破與強化系統集成相結合,科學配置各方面資源,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人才體制、財稅金融體制、收入分配制度、國有企業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要樹立實踐觀點,把注重總結提煉與尊重基層創造相結合,繼續解放思想,敢闖敢干,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努力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海南的土壤里有創新的基因,海南的歷史中有創新的智慧,海南的未來里有創新的呼喚。擔當新的歷史使命,我們要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以制度創新深挖改革潛力、助推改革前進、倒逼改革落地,充分彰顯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功能,匯聚更加強勁的改革動力。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