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首單落地
系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四項落地實施的“零關稅”政策
海南日報海口2024年12月31日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2024年12月31日,由海南博鰲超級醫院申報進口的首票“零關稅”藥械在海口海關所屬博鰲機場海關通關放行,標志著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順利落地。首票“零關稅”藥械為人工耳蝸植入體和聲音處理器,貨值57.2萬元,減免稅款約7.4萬元。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海口海關了解到,封關運作前,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認定的醫療機構、醫學教育高等院校、醫藥類科研院所,進口已在我國批準注冊的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或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尚未獲得我國批準注冊,但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允許在先行區內進口使用的藥品(不含疫苗)、醫療器械,可享受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繼原輔料“零關稅”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后,第四項落地實施的“零關稅”政策。
為確保政策盡快落地見效,海口海關積極研究優化通關流程,推動海關信息化系統與先行區特許藥械追溯平臺實現聯網,加強對“零關稅”藥械進口、儲存、使用及銷售的可追溯管理,指導做好政策落地等相關工作。
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云云表示,下一步,海口海關將積極做好政策解讀,讓樂城先行區內更多的醫療機構用好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降低患者就醫成本。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