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木棉文旅IP,打造多元業態、升級旅游服務
昌江:木棉花染“紅”新業態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陽秀
排隊登船、拍照“打卡”,近段時間,前來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昌化江畔木棉賞花碼頭的游客絡繹不絕。
走進向往的春天,從一朵木棉花出發。每年2月至3月,素有“中國木棉之鄉”的昌江迎來一年中最“紅”的季節——木棉花開季。今年春天,昌江再向廣大游客發出一場“春賞木棉紅”的邀約。
2025海南昌江春賞木棉紅系列旅游活動從1月啟動至今,圍繞木棉文旅IP,培育多元新業態、升級旅游服務,將傳統賞花游升級為集文化、體育、休閑于一體的綜合體驗,以花為媒拉長旅游黃金周期,持續提升昌江全域全季全時旅游品牌影響力。
從“賞花”到“玩花”,多元業態打造文旅大餐
今年,昌江首次推出昌化江畔十二時辰賞花趣玩季,涵蓋露營賞花、非遺市集、賞花慢游等多種活動形式,讓游客在欣賞木棉花開美景的同時,深入體驗昌江的文化和風情。
昌化江畔木棉賞花碼頭是昌江“春賞木棉紅”熱門賞花點之一。當地在此開展豐富的文旅活動,并融入黎錦走秀、黎陶展示、竹竿舞互動等非遺體驗,讓文化成為旅游的深層內核。“這是我們第三次來這里賞花。”黑龍江旅客杜光華說,這里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濃郁的人文風情。
以花為媒,以音會友。昌江在七叉鎮寶山梯田和叉河鎮排岸村舉辦了“遇稻美好·木棉之戀”稻田音樂秀,打響戶外民族風音樂秀文化品牌。此外,昌江還結合美食、體育和自駕等元素,推出了黎家長桌宴、賞花登山徒步和健康跑、自行車騎游大會等活動。
游客付海鵬近日參加了七叉鎮舉行的賞花登山徒步暨鄉村健康跑活動,在觀賞山水美景的同時享受運動樂趣。“我對昌江木棉紅的美景向往已久,借著這次參加活動的機會,特地從海口過來感受‘人在畫中游’的體驗。”他說。
從看客到迎客,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買圣女果嗎?5塊錢一斤。”趁著花期,昌江叉河鎮排岸村村民符愛梅挑了幾擔圣女果,在木棉花開的稻田邊擺起小攤。得益于木棉賞花季引來的客流,她的圣女果迎來了好銷路,“每天有四五百元收入”。
依托木棉旅游季,昌江引導村民參與旅游產業鏈,讓村民端穩“旅游碗”,實現“花下就業、家門口增收”的美好圖景。除了售賣特色農產品帶來的增收,民宿的“火熱”也讓不少村民吃飽“旅游飯”。
作為昌江木棉花的“早春名片”,王下鄉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成為海南西部木棉花最早綻放的觀賞地。當地皇帝洞因喀斯特地貌與木棉紅交相輝映成為“天然取景框”,十里畫廊以“山水木棉”的立體畫卷“吸粉”不少。
春節假期至今,王下鄉浪悅黎奢民宿和時光里民宿入住率達70%,兩家民宿總收入分別為9.55萬元和11.52萬元。從“深山黎鄉”到“詩與遠方”的網紅目的地,王下鄉不斷煥發新生機,成為海南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
春賞木棉紅,木棉花點燃了昌江的春日經濟,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致富花”。
從“流量”到“留量”,升級服務延長消費鏈條
如何讓“流量”變“留量”,是昌江提升全域全季全時旅游品牌影響力的重要課題之一。今年木棉賞花季,昌江著重做好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服務,讓游客來得順暢、玩得舒心。
連日來,昌江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與七叉鎮、叉河鎮緊密配合,做好旅游旺季道路交通服務保障工作,通過啟用臨時停車場、規劃新的停車點位、安排人員并利用高科技設備在重點區域疏導交通和秩序維護等方式,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安全暢通的旅游交通環境。
優質的住宿服務也成為昌江旅游的“助推器”。昌江石碌鎮維也納酒店在大堂為游客提供詳細賞花攻略,包括最佳觀賞時間、地點、交通路線和周邊餐飲等信息,幫助游客便捷賞花,給予游客“賓至如歸”游玩體驗。
一朵木棉花染“紅”了昌江旅游新業態。未來,昌江將持續以花為媒,持續打造多元業態,不斷升級旅游服務,深化“全域全季旅游”戰略,推動“春賞木棉紅、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灣、冬登霸王嶺”品牌聯動,讓游客充分感受到山海黎鄉的多樣之美。
(海南日報石碌2月24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