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電商以銷定采提升物流供應鏈效率,確保到貨新鮮
北方網友動動手指 海南荔枝隔天到家
工人們在分揀海南荔枝。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攝
海南日報嘉積5月17日電(記者 邵長春)5月16日,盡管天還下著蒙蒙細雨,但在位于瓊海市大路鎮的海南新發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冷鏈物流中心,數百名工人正緊張忙碌著,一箱箱新鮮的海南荔枝經過分揀清洗包裝,被迅速打包好送上冷藏車,發往全國各地。
海南日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該冷鏈物流中心停放的數十輛等待裝運荔枝的貨車來自全國各地。司機張師傅告訴記者,他來自河北,荔枝裝上車后,將直奔海口新海港,出島如順利,大概兩天后將運送到河北。
春夏之交正是熱帶水果大批量上市的時段,近年來全國消費者尤其北方地區對熱帶水果的消費量逐漸增加。但由于荔枝等熱帶水果保質期短、南北運輸距離長等問題,在北方銷售的熱帶水果價格相對較高,同時貨損率較高,這也導致熱帶水果經銷商對于北方市場的銷售意愿相對較低。
近年來,隨著社區電商的不斷發展,物流供應鏈提效,熱帶水果的運輸速度和效率不斷提升,最快只需隔天,海南的水果就能運到北方。“目前美團優選全國各地超過50個大倉均有上線海南荔枝,每天銷量超過10萬斤,占到平臺各荔枝品類的八成市場份額。”美團優選海南區域相關負責人葉臻瑜說,截至4月底,海南荔枝已通過該平臺觸達全國超2000個市縣,“最遠的沈陽大倉,配送距離超過3400公里。”
“用戶當日下單,貨品次日送達,是訂購模式。這樣可預估整體的銷售量,極大地減少了滯銷。”葉臻瑜說。
而對于海南荔枝經銷商來說,社區電商通過以銷定采的模式,也避免了由產銷兩端信息差帶來的損耗,同時大規模原產地采摘和采購,也提升銷售收入、降低人力成本。
海南景鵬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遠說,今年因為氣候偏冷,海南荔枝整體產量有所下降,但價格很堅挺,海南荔枝成熟上市較早,“4月20日到5月10日我們是采摘陵水的荔枝,5月10日到月底則到瓊海采摘。”
陳志遠告訴記者,該公司從事熱帶水果種植和銷售多年,一直與實體商超打交道。受到疫情影響,實體零售下滑較為明顯,這兩年才開始嘗試社區電商銷售。“社區電商通常選擇熱帶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開展銷售,也能讓很多外地消費者以比較低的價格享受到海南的熱帶水果。”
陵水黎族自治縣商務局副局長呂越說,今年陵水荔枝文化節線上線下銷售總額已超過4億元,“社區電商由于基地直采,消除了中間層層加碼的成本,而且能更快地把更新鮮的農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以銷定采的優勢,也減少了農戶的損失,增加了農戶的收入。”呂越說。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